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 > 第133章 仁心溯古照幽寰

第133章 仁心溯古照幽寰(1/2)

    林渊在寻找一个锚点。

    无数的历史碎片如同流光般从他“眼前”掠过。最终,他的意念停留在了一个名为 “禹”*的古国印记之上。它并非青史中声名显赫的强邦,更像是一颗悄然湮灭在时光尘埃中的明珠,符合编辑器“不改变重大历史事实”的规则。

    就是它了。

    林渊集中全部精神,开始在编辑框中构筑。他摒弃了直接塑造军神或权臣的路径,而是将核心定位于 “渊”——一个流淌着禹国宗室血脉,却心系黎庶的公子,一位与兵卒同甘共苦的将军。

    他编辑的,不是赫赫战功,而是涓滴之恩,是日常的守护。

    场景一:春日田野。*年轻的“渊公子”脱下华贵的丝履,挽起裤脚,踩入尚有寒意的泥泞水田里。他身边是一位满脸沟壑的老农。

    “老伯,这引水渠若从西山坳斜切过来,是否更能惠及下游那几十亩旱田?”林渊的意念化作“渊公子”温和的询问。

    老农局促地搓着手:“公子,这……这工程太大,怕耗费民力……”

    “无妨。”“渊公子”抹了把额角的汗水,笑容和煦如春阳,“民力非为耗用,乃为国本。渠成之后,受益者是吾等禹国子民。此事,我来筹措。”

    场景二:军营篝火。身为将军的“渊”没有坐在主帐,而是与一群普通兵卒围坐在篝火旁。一个年轻士兵胳膊上带着操练时的擦伤,“渊”自然地拿出随身携带的药膏,亲手为他涂抹。

    “将军,使不得!”士兵受宠若惊。

    “有何使不得?”“渊”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周围一张张被火光映红的脸,“记住,你们不是为我个人效死,你们守护的是身后的父母妻儿,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禹国。我们,是袍泽。”

    “袍泽……”士兵们低声重复,眼中闪烁着不一样的光彩。

    场景三:灾年粥棚。禹国大旱,赤地千里。“渊”站在都城最大的粥棚前,亲自为望不到头的灾民分发稀粥。他衣衫沾染尘土,嘴唇干裂,却将一碗浓稠些的粥递给了一个抱着婴孩、奄奄一息的妇人。

    “给孩子吃。”他的声音因疲惫而沙哑,眼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那妇人颤抖着接过,泪如雨下,抱着孩子就要磕头。“渊”一把扶住她,摇头道:“活下去,好好把孩子养大。”

    ……

    林渊的意念如同最精细的刻刀,将这些看似平凡,却蕴含着尊重、关怀与担当的片段,一帧帧镌刻进“禹国”的历史脉络之中。他塑造的“渊”,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能与最底层民众感同身受的仁者与守护者。

    他编辑的是润物无声的情谊。

    当最后一段关于“渊”在严冬亲自督送赈济物资入深山,将冻僵的樵夫从雪堆中背出的场景勾勒完毕,林渊深吸一口气,用意念按下了【确认编辑】。

    几乎在他确认的瞬间——

    “嗡!!!”

    那熟悉而震撼灵魂的沉闷巨响,再次毫无征兆地降临!并非源自耳膜,而是直接作用于每一个生灵的意识深处!

    苍穹之巅,风云再次为之易色!那张巨大无比、遮天蔽日的灰色天幕,如同从亘古沉睡中苏醒的巨兽,再次笼罩了整个天空!无论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抬头,便能看见这超越理解的浩瀚奇观!

    “又来了!天幕又出现了!”

    “这次是什么?难道又有哪位陛下与林世子……”

    “快看!天幕亮了!”

    整个神都,乃至整个世界的无数生灵,在短暂的惊骇过后,目光再次被牢牢吸附于天幕之上。皇宫内的武明空猛地从御座上站起,凤眸含霜,死死盯住天空。联军大营中的七帝与众将,亦纷纷走出营帐,神情肃穆地仰望。

    而在幽暗的天牢底层,林渊靠着冰冷的墙壁,缓缓睁开了眼睛。他能感觉到,编辑器正在将那段被他精心编辑的历史,转化为能被天幕投射的“真实”。

    灰色的天幕开始荡漾起水波般的纹路,光芒渐亮。

    紧接着,清晰无比的画面与声音,无视了空间与时间的阻隔,精准地映入每一个仰望者的眼中、心中。

    那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野,阳光和煦。一个俊朗温润的华服少年,正赤足站在水田里,与一位老农认真地比划着,讨论着水渠的走向……

    当那华服少年的面容清晰地呈现在天幕上时——

    “嘶——”

    神都之内,不知多少人再次倒吸一口冷气!那张脸,与天牢中的林渊,一般无二!

    但与上一次“秦皇之兄”的凌厉守护不同,这一次天幕中的“林渊”,展现出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仁厚、亲民、带着悲天悯人的温暖。

    武明空的眉头紧紧蹙起,玉手下意识地握紧了扶手。她又看到了这张脸,这张让她心绪复杂到极点的脸!这一次,他又要展现出怎样的“过去”?

    联军大营中,嬴政目光微动,李世民眼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