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 第218章 空降兵参战

第218章 空降兵参战(1/2)

    这是一个小型村庄,由于鬼子进军很急,所以并没有派人前来这个村庄扫荡。

    村民们暂时没有遇到危险,陈石头带着队伍来到村子后,村民们一见是打鬼子的队伍,热情得很,立马腾出三处院子让他们落脚。

    “排长,这回可真他娘的发了!”一个年轻队员喜气洋洋地将背上的几把三八式步枪放在地上,“这枪怎么分?鬼子的三八大盖可比汉阳造好用。”

    他抚摸着手里刚领没几天的新枪,又嘀咕道:“不过这汉阳造也怪新的,换了还真舍不得。”

    陈石头笑骂一句:“瞧你这点出息!枪是让你打鬼子的,不是让你当媳妇搂着的!”

    他踢了踢脚边的弹药箱,正色道:

    “这批货晚上统统送回团部去!38师仗义,给咱补了装备,可还有多少弟兄拎着梭镖等枪用呢!”

    “现在还有很多队伍十来个人才五六把枪,”他环视一圈,扯着嗓门道:“咱能第一批扛上枪,那是组织信得过!别光想着吃独食!”

    说完他把帽子往头上一扣,挥手喊道:

    “都别磨蹭了!抄家伙,再找地方埋伏一波,老子倒要看看,小鬼子今天还能给咱送多少礼来!”

    “好嘞!”

    队员们留下几个人照顾伤员和看守院子,背着枪和大刀,跟着陈石头再次朝着村子外走去。

    就在同一天,鬼子多处后勤车队接连遭到游击队袭击,损失了大量物资。

    这些刚进入夏国战场没多久的鬼子部队,压根没想到夏国竟然还有这种“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一时间措手不及。

    司令部反应迅速,立刻出台应对方案。

    一边拉拢汉奸和伪军,对沿途村庄进行肃清。

    一边将后勤物资集中编组为大型车队,每队至少配备五十人以上的小队,重要物资甚至派出两百人的中队护送。

    这一招确实让一些民间自发形成的小型游击队吃了亏,但老红军出身的游击队伍很快调整战术。

    他们开始频繁破坏道路,剪断电线。

    鬼子刚重新布好电线,他们马上就趁没人再次剪短。

    甚至还在交通要道上埋设土制地雷。

    这些黑火药造的地雷威力不大,顶多炸得鬼子灰头土脸,轻伤挂彩,哑火率还高,但侮辱性极强。

    毕竟在爆炸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一脚下去,踩中的是“吓你一跳”还是“送你上天”。

    游击队还经常埋伏在路边打几枪冷枪,等鬼子停车还击,展开搜索时,早就溜得无影无踪。

    这种骚扰—撤离—再骚扰的战术,让鬼子后勤车队的行进速度大幅延缓。

    鬼子司令部里的参谋们被这群神出鬼没的苍蝇搞得焦头烂额,天天开会研究对策,却总是防不胜防。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不少被打散的国军溃兵也陆续加入游击队伍,再加上组织有意调集各地游击小队向金陵方向集结,游击队的规模反而越打越大。

    “八嘎呀LUUUUUU——!!”

    “给我想办法解决掉这些狡猾的游击队!现在!立刻!”原第十军司令,现任沪市派遣军司令的朝香宫鸠彦王在指挥部里暴跳如雷。

    眼看前线部队已兵临金陵城下,正发起总攻,偏偏在这节骨眼上后勤屡屡断档,几个师团接连报告物资短缺。

    可他也没辙,夏国是人家的主场,游击是人家的节奏。

    参谋们面面相觑,又开始叽叽喳喳讨论起来,可谁都清楚,此时他们兵力都在进攻金陵,伪军又没收拢多少,实在是无力应对这些烦人的游击队。

    14日傍晚,金陵城外城部分防线在鬼子的强攻下被突破。

    经过一夜休整,突破高桥门的鬼子沿街道向光华门推进。

    另一边,粤军66军和83军死守麒麟门,仙鹤门,尽管伤亡惨重,阵地仍牢牢握在手中。

    高桥门至光华门一带由教导总队驻防,作为光头麾下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他们让鬼子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痛代价。

    双方在街头巷尾展开寸土必争的拉锯战。

    南线鬼子则在雨花台,中华门与88师激战,武定门则由87师死守。

    内城防线几乎全由中央军序列承担。

    鬼子的推进缓慢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后勤补给严重拖沓,弹药储备频频告急。

    林晏趁机调遣一个营的苏军旅士兵,增援附近的高桥门至光华门之间的阵地,一边协助教导总队阻击,一边让征召兵攒经验,刷指挥点数。

    然而江浦县城的局势却不容乐观。

    从13日清晨到14日傍晚,鬼子连续强攻,双方伤亡惨重。

    鬼子折损两千余人,而据守地利和掩体的720团也伤亡超过三千。目前鬼子还剩七千多人,守军约五千余人。

    林晏在指挥部盯着系统地图,眉头紧锁。

    他意识到不能一味死守,这只会让鬼子产生“再加把劲就能拿下”的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