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 > 第187章 扫平五郡

第187章 扫平五郡(1/2)

    片刻后,刘俊收回目光,脸上并无愠色,反而露出一丝理解的笑容。

    “元皓先生真乃性情中人也。”

    刘俊语气平和,“重乡梓,此乃士人之节操,令人敬佩。强求反而不美。”

    他看向郭嘉,宽慰道:

    “奉孝此行辛苦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能与元皓先生有此一番交往,留下善缘,已属不易。

    或许日后,真有在河北再见、共事之时。”

    郭嘉见刘俊如此豁达,心中敬佩,拱手道:

    “主公英明。

    嘉亦觉田先生虽暂不能为我所用,然其人对主公印象颇佳,将来未必没有转圜之机。”

    刘俊点头:

    “嗯,此事暂且放下。巨鹿新定,千头万绪,还需奉孝多多费心。”

    “主攻放心,此乃嘉分内之事。”郭嘉应道。

    正当刘俊与郭嘉商议之际,门外传来脚步声。

    关羽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身后跟着一位身着儒衫、气度不凡的中年文士。

    “兄长,”

    关羽拱手道,“这位便是广平沮授,沮公与先生。”

    刘俊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立刻起身,快步迎上前去,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热情:

    “哎呀!公与先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他执礼甚恭,毫无一方诸侯的架子。

    沮授见刘俊如此礼贤下士,心中先是一暖,连忙还礼:

    “刘将军言重了。授一介草民,岂敢当将军如此厚待。”

    “先生过谦了!”

    刘俊朗声笑道,“关将军归来途中,已多次提及先生才学。

    先生洞察时局,深谙韬略,乃国士之才!俊心向往之久矣!

    今日先生肯屈尊前来,实令我这府衙蓬荜生辉!”

    一番话说的诚恳至极,让沮授顿感如沐春风,连称不敢。

    刘俊随即转身吩咐左右:

    “速备酒宴!今日我要为公与先生接风洗尘!”

    他又对沮授笑道:“仓促之间,恐有怠慢,还望先生勿怪。”

    沮授受宠若惊:“刘将军客气了!”

    宴席很快设下,虽非极尽奢华,却也精致周到。

    席间,刘俊并未急于招揽,而是与沮授纵论天下大势。

    从黄巾之乱的根源,到各地诸侯的优劣,再到朝廷的积弊。

    刘俊侃侃而谈,见解独到,分析鞭辟入里。

    他尤其详细阐述了南阳未来的发展规划——

    如何整军经武、如何安抚流民、如何发展农桑、如何结交四方……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既有宏大愿景,又有具体步骤。

    沮授起初只是静听,渐渐眼神越来越亮。

    不时颔首表示赞同,偶尔插言补充,二人竟有相见恨晚之感。

    他原以为刘俊只是一员能征善战的武将,未料其胸中竟有如此韬略与抱负。

    “刘将军高见!”

    沮授忍不住击节赞叹,“将军对时局剖析之深,对未来的谋划之远,授闻所未闻!

    尤其是这‘稳扎南阳,观时待变,广积粮,缓称王’之策,实乃老成谋国之道!

    将军真乃神人也!假以时日,必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刘俊见火候已到,便举杯郑重道:

    “公与先生,俊虽不才,然确有匡扶天下之志。

    奈何才疏学浅,常感独木难支。今日得见先生,如暗夜得灯!

    俊恳请先生出山相助,屈就我南阳军右军师一职,与奉孝一同参赞军机,共图大业!

    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沮授闻言,放下酒杯,整理衣冠,离席起身,对着刘俊深深一揖,语气坚定而诚恳:

    “将军雄才大略,礼贤下士,更兼救国安民之宏愿!

    授不才,愿效犬马之劳,追随主公左右,竭尽心力,以报知遇之恩!”

    “好!好!好!”

    刘俊大喜过望,亲自离席扶起沮授,“我得公与,如高祖得子房也!”

    至此,沮授正式归入刘俊麾下。

    府衙之内,一派欢欣鼓舞之气,刘俊麾下,再添一位顶尖谋士。

    …………

    三日后,巨鹿城府衙内,气氛肃穆。

    刘俊端坐主位,左侧是军师郭嘉、沮授,右侧是关羽。

    四人正围在一幅巨大的冀州舆图前,商议着南阳军下一步的行动。

    “主公,”

    郭嘉指着地图上巨鹿的位置,“我军在此已盘桓数日,粮草消耗甚巨。

    冀州虽定,然根基不在此处。嘉以为,当早日班师回南阳,巩固根本,方为上策。”

    沮授捻须沉吟片刻,接口道:

    “奉孝所言有理。然我军此番北上,声势浩大,若骤然全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