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 > 第224章 拿下鲁阳关

第224章 拿下鲁阳关(1/2)

    就在甘宁东线告捷时,刘俊的北征大军也已穿过南阳盆地,抵达司隶荆州交界的重要关隘——鲁阳关。

    鲁阳关扼守宛洛古道咽喉,关墙高厚,地势险要,乃是拱卫京畿洛阳的南大门。

    中军大帐内,刘俊与谋士将领仍在不断推演局势。

    郭嘉指着地图道:

    “主公,据最新线报,何进与宦官蹇硕矛盾已彻底激化,洛阳火并一触即发。

    董卓的西凉军亦有异动,其女婿牛辅已率前锋逼近渑池。

    我军需加快行程,争取在洛阳彻底大乱前抵达,方能占据主动。”

    荀彧补充道:

    “彧已安排沿途粮台,确保补给无忧。然,需防曹操、丁原等势力亦趁机介入。

    奉孝需加派细作,密切关注兖州、并州动向。”

    刘俊点头:

    “奉孝、文若所虑极是。白起将军,前军再加快些速度,但需多派斥候,警惕沿途伏兵。

    典韦,中军护卫万不可松懈。”

    “末将遵命!”

    众将轰然应诺。

    此刻,鲁阳关上驻扎着约三千司隶校尉麾下的官兵,由一名姓徐的偏将统领。

    当荆州军那如同乌云压境般的军容出现在关南原野上时,关上的守军顿时一片哗然!

    只见旌旗如林,甲胄耀日,刀枪如麦穗,骑兵如龙,步卒如山。

    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远非他们平日所见的地方郡兵可比。

    尤其是那支打着“白”字旗号的前锋骑兵,人马皆覆重甲,沉默如山,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关楼之上,徐偏将手扶垛口,望着关下那支军容鼎盛、杀气腾腾的雄师,脸色煞白,手心满是冷汗。

    他久在司隶,何曾见过如此精锐的虎狼之师?

    再联想到洛阳城内近日传来的种种混乱消息——

    陛下病危,何进与宦官势同水火,京营兵马调动异常——

    更是心乱如麻。

    “将军……这……这荆州军也太过雄壮了!看这架势,怕是来者不善啊!”

    一名都尉在一旁颤声道。

    “是啊将军,听说那刘俊骠骑大将军,可是在巨鹿杀得百万黄巾血流成河的煞星!

    咱们这点人马,如何抵挡?”

    另一名都尉也面露惧色。

    徐偏将内心天人交战。

    守关?凭这三千士气低落、装备普通的兵卒,去抵挡关外那数万如狼似虎的荆州精锐?

    无异于以卵击石!

    更何况,洛阳方向乱成一团,上司司隶校尉袁绍如今听命于谁都难说,死守此地,为谁而战?

    若不守,开关投降,又恐背负骂名……

    正当他犹豫不决之际,关下荆州军阵中,数骑轻骑驰出。

    为首一名文士打扮之人,手持节杖,来到关前一箭之地,朗声喊道:

    “关上守将听了!我乃骠骑大将军、荆州牧刘使君麾下军师祭酒郭嘉!

    奉我家主公之命,特来与将军言明利害!”

    徐偏将强自镇定,探身问道:

    “郭祭酒有何见教?”

    郭嘉声音清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徐将军是明理之人!当今天子蒙尘,洛阳奸佞当道,国将不国!

    我家主公刘使君,乃汉室宗亲,官拜骠骑大将军,奉天命,举义兵。

    北上乃为匡扶社稷,扫清君侧,还天下清明!

    将军戍守此关,职责所在,然亦需明辨是非,顺应天命!”

    他顿了顿,语气转厉:

    “我军王师所向,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将军若深明大义,开关以迎王师,不仅关内将士可保性命无虞,更不失封赏之位。

    将来论功行赏,亦有将军一份!然——”

    郭嘉话锋陡然转冷,声若寒冰:

    “若执迷不悟,欲以区区两千之众,螳臂当车,抗拒天兵!则关破之日,玉石俱焚!

    届时,休怪我军刀下无情!何去何从,将军速决!”

    这番话,恩威并施,直击要害!

    尤其是最后那句“玉石俱焚”,让关上所有守军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梁骨升起。

    徐偏将身旁的副将低声道:

    “将军!郭嘉所言不虚啊!

    骠骑将军名望实力皆备,洛阳又乱成一锅粥,咱们死守无益,不如……”

    另一名老成些的都尉也劝道:

    “将军,为大汉计,为关内这三千兄弟的身家性命计,开关……或许是条生路。”

    徐偏将深吸一口气,望着关下军容鼎盛的荆州大军。

    又回头看了看关上那些面带恐惧的士兵,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本就不是何进或宦官的嫡系,对朝廷如今的乱局早已失望,对刘俊的威名更是心存敬畏。

    徐便将猛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