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 第百零九章 迎刃而解

第百零九章 迎刃而解(1/2)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第百零九章迎刃而解

    出身于荆州的人,没有一个不会水的,王威的水性犹其好。他一直游到河的对岸才冒出头来,这里已经在下游十几里的地方了。全身上下,几乎是没有一处地方不痛的,半是疲惫,半是伤痛。

    但更痛的是心。

    这一次的交锋是彻底的失败了。

    而他,却还不知道那可怕的刀手是谁。

    而他们,又是如何发现自己的伏击,并且成功的组织的反伏击。

    但是有一点王威是明白的,眼下的长安,对他来说已经很危险了。因为对方知道他是什么人,并且在处心积虑的对付他。

    孤军作战已经不行了。他必须到魏延军中休整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外面的一切都是危险的。

    王威并不知道,他这样拼死冒险采取极端借施也不能扭转的被动局面,很快就会完全的改变过来,一个月后,他回想这次的刺杀,心中只余后悔。

    在朝庭大势面前,几把小小的环首刀是很好笑的,甚至,就连舌灿莲花的毛介的一切举动也是很好笑的。

    一切,只因为父亲刘表的一个决定。

    为了保护我的名声,他决定长安一行。

    九月二十日,父亲召来了蔡瑁和张允,研究向张家退婚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蔡瑁的姑姑是张温的妻子,蔡瑁是张家当代家主张慕的嫡亲表兄,而张允则是张家当代家主张慕的嫡亲族侄,张允的祖父与张温是亲兄弟。请这两个人,就是想用亲戚的关系把事情处理开。

    经过商议,却是蔡瑁提出了解决之道--

    天子赐婚,蔡邕之女,仅这两点,长安那边就不能抗拒,也不能做出悔婚的举动来。而张家,虽然张温已逝,但若退婚,也会令张家颜面无存,同样会损及使君父子的名声。解决之道很简单,蔡瑁提出,可以张温那个十五岁的孙女嫁给我十一岁的弟弟刘琮。

    蔡瑁笑道:“一边是我的姑姑的孙女,一边是我嫡亲的堂妹,伤了哪个都不合适,这话也就是我来说,这样解决,其实是最好的办法了。张家我去说,保证能说通的。”

    父亲连连点头:“一切有劳德珪了。”

    父亲做出了让步,张家也并没有丢掉面子。

    甚至,因为张家旁枝张羡的存在而受到一定程度压制的南阳张氏借着这个机会,有了重新进入荆州政坛的机会。

    蔡瑁一说,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九月二十五日,父亲亲自前往长安。

    这是大汉两年多来的第一次。

    一个主掌一州之地的刺史,一个拥兵近十万的一方霸主,亲自到长安来表示臣伏。

    这在长安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是一波巨大的浪潮,这是一个足已扭转天下的浪潮。

    长安城中,关于宗室领兵是否合适的讨论,一下子就消失了,人们见到的是,天子的政令终于超出了三辅的范围,达到了荆州。

    天下的目光都集中向这里,人们不知道,这会给天下的带来怎样的影响。

    而在父亲的队伍前面,是五百名披红的士兵,抬着各色红绸包裹的彩礼,一路上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于是,关于我拒婚的谣言不攻自破,关于我不尊重天子,戏弄蔡家的传言无影无踪。相反,小天子涨红着小脸在朝堂上公开说:“刘表父子皆是忠臣,天下臣工,若能有一半如刘表父子一样,何愁天下不定,社稷不安?”

    够了,这一句话,所有的异动都停下来了。

    无论想要取得更多朝庭权利的西凉派系,还是一心推倒武人的士人集团,无论是心怀报复的蔡系士人,还是混水摸鱼的各地方势力代表,都在紧张的望着这头从荆州来的巨象一脚踏上长安这个小小的棋局。

    这种影响力,是我十年之内无法达到的。

    才过武关,父亲的故旧们就开始与父亲联系,而蔡邕也派出了两个弟子前来迎接。

    父亲让侄子张虎和张慕的儿子张怀一起回拜蔡邕。张怀在蔡邕面前,大骂了一顿敢于造谣生事的人,公开指出,他的妹妹嫁给的是刘使君的二公子刘琮,而不是长公子刘琦,传出这种谣言的是,是恶意中伤,是破坏蔡家和刘家、张家的名声,是羞辱蔡家、刘家、张家三族。他的话一传出,整个儿长安动了,无论是蔡邕,是张温,还是刘表,在长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原本三家内哄,突然之间,原来这三家就要成一家了,蔡家、张家,是嫁给刘家的两个儿子,原来是有人在暗中对付这三家,人们觉得这情节简直比故事还来得精彩。

    原来一段时间,蔡系士人觉得受了委屈,不免有些过激。不要以为士人就都是文文静静的老实呆着,这段时间,没少见到政争上的明枪暗箭,也没少见到年少的士子郎官为一句话红了脸而干起仗来。

    可是随着父亲的到来,一切都消散了。

    十月十日,父亲到长安城,觐见小天子。小天子大悦,加封父亲为荆州牧,成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