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南宋风烟路 > 第2059章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2)

第2059章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2)(3/3)

    可他失望的不完全是权斗,而更加是拖雷分不清轻重缓急!他失望的不是拖雷表里不一,而是拖雷因私废公!

    今时今日,拖雷不管真心假意,都在大军刚脱险时沉迷私事,如何比得上身边这个凡事从大局出发的窝阔台稳妥!

    

    蒙古军当真不能掉以轻心。独孤清绝咬得太紧,也不知他有否发现他们的藏身之地、只不过还没总攻而已。

    屋漏偏逢连夜雨,自身本就危如累卵,次日还从辽谍处得知消息,昨夜林阡收拾得西夏军服服帖帖。

    “出乎意料。”成吉思汗不得不体会何为行路难。

    夏帝不是没想过背刺的后果是和林阡撕破脸,可惜夏帝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而成吉思汗这一厢,是低估了林阡的定力。

    成吉思汗原以为,莫非之死会激得林阡疯魔,对背叛他的夏军大开杀戒,从而使夏帝能收获一些向心力——轩辕九烨说的“不能让林阡和西夏长久”,他认为最快的办法就是林阡自己刀斩乱麻。这也是他要让莫非尸骨都不留的原因。

    现实比想象中快,却跟想象中完全不同,林阡没有疯狂杀叛军,反而镇定地分裂了他们……

    莫非之死,竟成为林阡进逼夏帝的借口;不是从武力夺取,而是从人心上驾驭。

    因林阡不曾屠杀,夏帝便师出无名,那怂包无人可用,恼羞也成不了怒,只会被震慑,怕失去更多,反而不敢乱动。

    最终,夏廷名存实亡,皇权形同虚设。什么辽夏蒙联军?夏帝轻易就出了局!

    “今次交手,不分上下。辽人被我所骗,夏人甘为他用。”成吉思汗棋逢对手,笑,“这个林阡,明着像练武之人什么都不在乎,其实比谁都深谙权谋。”

    轩辕九烨比谁都了解林阡:什么权谋,就是不计回报的付出,终于给对了人啊。

    轩辕九烨也不是没想过林阡会跨出分裂这一步,但他没想到的是林阡跨出来以后,西夏军民居然没人信自己铺垫已久的“唇亡齿寒”论!

    他们都忽略了这是西夏的国土。包括林阡在内,全低估了西夏军民在指望不上王师的时候,自身镇守边城和报仇雪恨的骨气。

    计虽百算,怎敌镇骨千具!

    

    当是时,探子来报,盟军杀奔这临时驻地,首领孙寄啸,副将嵬名令公、籍辣思义。

    “来这么干脆。”轩辕九烨蹙眉,“看来是早就发现我们了。”

    “大汗,拖雷说他知罪,已亲身去阻击。”木华黎赶来告诉成吉思汗。

    “我军立即东撤?”轩辕九烨建议。

    “且慢。”木华黎观点并不与他一致,“林匪不曾大张旗鼓全军出击,便是他怕再三与我们失之交臂,故采取‘先锋一击即中、主力收拾残局’。我们若逃,很难全身而退,不妨趁对面主力未上,先一步将其先锋生擒,方是生机。”

    轩辕九烨摇头:“敌人不会想不到这一点,他们的主力对先锋的策应可能相当及时。”

    “正因如此,我军兵贵神速,不得瞻前顾后。”木华黎转头,“大汗,此番我主敌客,昨天我已发现此地地形特殊,可对孙寄啸布阵设局。”

    成吉思汗眼前一亮:“可以。关门打狗,最保险。”

    “确实地形特殊,但万一敌人也想用?”轩辕九烨知道,虽然陈旭一蹶不振,盟军谋士人才济济。

    “就算都想用、都想坑对方,也得看是谁心浮气躁、谁心平气和。”木华黎说,“对面主将是孙寄啸,他一个残疾,何以当先锋?显而易见,仇恨使然。”

    “立刻去探,若孙情绪属实,可先将孙部围歼,再对林匪围点打援。”成吉思汗点头。

    轩辕九烨知道孙寄啸和莫非的关系,并不能完全否定,便没多说:“临阵应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