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再不让我死,我就真无敌了 > 第二百七十九章:千古奇策《推恩令》

第二百七十九章:千古奇策《推恩令》(3/3)

里,曹猛就是这么一个人。

    叶宁已经击败了仙门,解决了六国的保护伞,接下来统一六国,这是必然的事情。

    天底下的有识之士,都看到了这些。

    甚至就是大周朝廷内部,都已经在讨论出兵策略了。

    先打谁?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

    但是在叶宁看来,战争确实是能够解决问题,但并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

    就拿六国来说,其中有三国,王室虽有角逐天下之心,可是却志大才疏,好谋无断,贪图享乐,饕餮虐民。

    那三国,不必提了,愚蠢之徒,就算他们愿意投降,也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

    剩下三国,情况好些。

    其中最好的便是魏国。

    魏王曹猛,其出身并不是世家大族,反而是一员悍将,其祖上代代都是军中大将,也就是说,曹家本是将门。

    曹猛更是少年时期就已经有勇武之名,之后屡立战功,更许下过宏愿,说是将来要成为大周的征西将军,有朝一日打出梁州,收服西域之地。

    这本是一个少年,非常正常的梦想。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是改变了曹猛的一生。

    正如魏文通等人遇到的事情一样,曹猛发现,自己的愿望怕是无法实现,因为大周已经烂到根子里了,到处都是民不聊生。

    渐渐的,他的思想就产生了改变,他对于皇室失望至极,他自己暗暗的有了拯救天下危亡的决心。

    于是,仗着自己老打胜仗,在军中威望高,他渐渐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势力。

    之后一路发展,在仙门的帮助之下,更是加封为魏王,成为了一方诸侯。

    在成为了魏王之后,他没有飘567,反而励精图治,鼓励民生,强调军备,不拘一格的招揽人才。

    隐隐展现出了枭雄之姿。

    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值得投靠的人,所以魏国的人才是最多的。

    在叶宁横空出世之前,天下人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期盼着曹猛能够称帝的,他们觉得,如果能有一个人终结乱世,让百姓过得好一点,可能就是曹猛了。

    这个评价已经很高了。

    而在叶宁看来,对曹猛也是有欣赏之情的。

    首先此人,确实是一个人才,并且非常的爱惜人才,就拿当初在金殿上来说,叶宁把他喷的狗血淋头,可是他居然忍了,不仅不杀叶宁,反而因为叶宁的勇气,而提出了招揽。

    普通人可没有这种胸襟。

    其次,虽然在叶宁眼里,魏国治理的不怎么样,但也要看跟谁比了,真跟其他六国比,魏国绝对算得上是乐土了。

    最后,其实也是叶宁的一点小小的野心。

    他试图用不流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当然,他不会天真的认为自己仅凭一张嘴,就能让人家投降,但是现在确实看到了希望。

    因为曹猛的确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人,竟然有胆识跑到并州来,并且叶宁推测,他的目的肯定不来来打探消息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堂堂魏王冒着风险去打探消息的事情。

    那么他来并州是为什么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希望学习并州的优点,找一个能够增强国力民生的方法出来。

    事实上,早在从他来到并州的时候,监察院就已经在盯着他了。

    他去了什么地方,了解了什么事情,跟谁说过话,早就记录在案,放在了叶宁案头。

    这些详细的消息,最终可以总结为三点。

    第一,曹猛确实是一个人才,有胸襟,有能力,同样也有勇气。

    第二,曹猛并不抗拒新政,反而在了解过后,屡次感慨新政的好处,并且已经成为新政的忠实拥趸。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曹猛一路走来,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敌意,反而因为并州百姓过得好,而感觉到了欣慰。

    这其实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说明此人心中有大爱。

    说实话,这样的人,就是真当了皇帝,老百姓过的肯定也不会太差的。

    所以,以上种种,让叶宁看到了和曹猛谈一谈的必要性,以及希望。

    这才有了今日之会。

    此时此刻,他看着曹猛,露出了一个笑容。

    “曹兄既然也认可了我所说的,那么为何不迎合变革,推陈出新,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呢?”

    一句话,让曹猛面色微变。

    他同样放下了茶盏,看着叶宁,眼里露出了一抹严肃之色。

    “叶大人的意思,是让曹某举国归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