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187章治理之策

第187章治理之策(2/4)

有。可现银资产方面,却是半点不少。

    这方面,可以说极大缓解了他的财政问题了。

    因而孙思文听到陆渊缴获了八百万两现银,并且能留下五百万两现银和地方产业后,脸上当即浮出喜色:“若能有五百万两银子资助,那一切皆无问题了。”

    世上很多事,基本没有钱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大概率是钱不够。或者你给的钱,被人贪了,没用到事情上。

    陆渊给的钱是够的,而孙思文为官也清廉,两者相结合,事情自然就好办了。

    甚至于孙思文此时,还发挥主观能动性,立刻提起建议道:“臣自庐阳府,一路行来。所见阳山府地方,百姓皆面有菜色。可见其等在苗贼叛军治下,生活已困苦至饱腹不能。

    而今三府又遭战乱,今岁必然会发饥荒。

    南海郡向为粮仓,只是身处南方,粮食转运不易,所以此地米价甚贱。听闻至今,也不过四文一斤。

    如今既然打通了阳山府,恢复了和南海郡的交通。

    故而为保民生,臣提议,既然已平定三府,可遣人往岭南郡收粮。

    如此,上可供军需,下可足民用。

    大军百姓,皆有粮食,地方自然安也。”

    面对这么个好建议,陆渊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点头道:“此事可也。”

    确定了购买粮食之事,孙思文又接着道:“现今三府初平,若欲恢复地方秩序,需有大量官吏重建官府。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可吏员就罢了,三府三十县,所需官员以百计,差额有四百余。

    臣虽可推荐些人才,但顶多数十,远不足弥补此等缺口。

    此事主公却得想个办法,解决此难。”

    按照国朝惯例,想出仕为官,哪怕是最低等的从九品,那也得是个举人出身。

    眼下三府刚刚收复,原本的官员全都没了,短时间想要安排足够官吏,上哪去找那四百多个举人去?

    这个难题不解决,三府各县,别说,恢复地方秩序了,连官府框架都搭不起来。

    当然,陆渊没有足够的官府,其实大可以找朝廷帮助。

    朝廷坐拥天下八府,在册的举人进士,足有数万。每年还会进行考试,每次都能增加上千举人。

    如此多的人才储备,别说区区四百多的官员了,就算再翻十倍,朝廷也能轻松填补。

    可陆渊好不容易打下三府,都准备在这里开国建基了。

    那么这里的官员安排,当然得是自己人。

    不然朝廷在给你派官的时候,故意安排些恶心人的过来,给你阳奉阴违,搞架空那一套,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孙思文此时已经认陆渊为主,所以思考事情,自然是以自家好友为先。

    故此,向朝廷求助的法子,当时就被排除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

    陆渊听孙思文说完难处,也不由皱眉。然后稍加沉吟,便道:“这样吧,邵阳府、庐阳府之地,你与崔知府商议着,进行一次考核选拔。

    凡通过者,皆可官升两级,调任南三府,充任从八品以上官职。

    而剩下的从九品、正九品小官,可于我治下五府之中,进行选官考试,挑选一些能干事的精干秀才,破格予以提拔,授予官身。

    如此下来,应当足以凑齐三府官员了。”

    邵阳府和庐阳府内部,都是陆渊经营已久的地盘了。

    这两地官员,差不多都算是他的心腹,主可信用。

    而两地学子,庐阳府先不去说,此地拿下时间太短,人心还不能说完全归。但邵阳府那边,陆渊治理数年,上至地方豪绅,下至平头百姓,哪个不说他一声好?

    所以用内部和外部两场考试,足可用来收买,内部人心和用来收拢南三府,以及庐阳、邵阳两府的士子之心了。

    其实这种考试选拔官员的手段,差不多就相当于科举了。

    但科举之事,这是属于朝廷的权力。陆渊一不是地方郡守,二不是中央官员,根本没权利开科举。

    所以也只能搞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选官考试了。

    不过虽然如此,但考试出来,只要他把名单往上面一报,朝廷基本也只能批复同意。

    所以就算名分不够正当,可只要能当上官,朝廷时候能背书,那一切就都没问题。

    而且这还有个好处。

    那就是所有当了官,升了官的人,会天然的把陆渊当做自己恩主。

    会感激他让自己做官,而不是感激朝廷。

    有这么一层情分在,洞庭郡南五府之地,从官僚集团上,便算是稳固了。

    孙思文听完陆渊办法,也不由大赞:“若如此,郡南五府之地,士绅学子,皆会感佩将军之德。”

    此话真心实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