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 第187章治理之策

第187章治理之策(3/4)


    读书人读书,为的是什么?

    自然是做官了。

    可拿邵阳府来做例子,此府有秀才功名的书生,不过四百余。这些人中,每年能够通过郡府考试,授予举人功名的,少则五六人,多则十余人。

    也就是说,邵阳府所有秀才,每年四五十个人中,才有那么一个能出仕为官的。

    这等录取率,虽然算不上太低,但也绝对说不上高。

    而范围放大到整个郡南五府,南三府不必说,经过苗人霍霍,人口凋敝,估计读书人也没剩下多少了。

    但体量摆在这,两三百个秀才,应该也有的。

    庐阳府情况较好,估摸着也能有三四百个秀才。

    如此五府加起来,便有千余秀才了。

    陆渊搞一出考试选官,给出了四百多个官员名额,让千人出头的秀才来选,这选中概率几乎等于二选一了。

    做官概率,一下子提升了二三十倍,对于那些读书人来说,难道不是个福音?

    怕是听到消息后,要跪下来大唱赞歌,歌颂陆渊的功德了。

    而能读书的人,基本在地方上,也都属于有权有势之辈。得了他们的感恩,不就等于地方稳固了吗?

    所以陆渊这举措,实在是收买人心的绝佳之策。

    不过心中暗暗佩服之余,孙思文还是稍稍提出了一点意见:“将军,选官之试,只在郡南五府执行,臣以为还是范围太小了。

    郡南五府,秀才不过千余,只由其等参与选官。必会使大量无才之辈,获取官职,滥竽充数。

    而且将军有志于洞庭,您之恩泽,岂能只泽备郡南五府?

    依臣之见,选官之事,可扩大到全郡十府。

    如今洞庭郡内,哪怕几经动乱,但各地剩余的秀才,依旧有三五千人。

    将军广布求贤之令,令其等前来参试,不仅可广扬声名,令郡内之人,知晓将军法度,明正统所在。

    更可广施恩德,令郡中士绅豪族归心。

    异日将军若举兵,北上讨贼,那地方之豪强,岂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而且全郡考试,便是十人选一,可优中选优,使有才能之人得以任用。这于地方治理,也是好事。

    愚笨之见,请将军定夺。”

    说完,孙思文行了一礼,然后就等着回复了。

    陆渊听了,只是沉思:“扩大到全郡吗?”

    其实将考试范围,放到全郡,并不是不可以。

    但这样一来,也差不多是跟朝廷摆明说,自己想割据整个洞庭郡了。

    这种事情,朝廷自然是不可能接受的。

    到那时,少不了出手钳制,使手段捣乱。

    甚至极端一点,说不定朝廷,都会直接把他当成叛逆,出手给剿了。

    毕竟,不同于已经被打烂的西川郡和九真郡,洞庭郡虽然也久经战乱,但人口还是挺多的,产出也多,稍加治理几年,那就是一个钱粮大郡。

    这么一块肥肉,朝廷怎么可能割出去?

    不过孙思文说的也有道理。

    若能趁着这次选官,收买全郡士绅豪强的心,对于日后他统治洞庭郡,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该怎么抉择呢?

    冬冬冬……

    陆渊伸出手指,敲着桌子,陷入沉思。

    好一会后,他抬起头来,道:“全郡选官之事,先不必急。这样吧。秀才考试,推到半年之后。现在先举行府内官员选拔,把南三府各地的框架,搭起来再说。”

    半年时间,便就是陆渊如今估算,自己突破先天的时间。

    只要再等半年,他就可成就先天宗师,成为当世武者的顶点。

    而到那时,便有足够实力,和朝廷谈更多条件了。

    ‘而且半年之中,我也可以好好更严望秋谈谈条件。我就不相信,这老头真就喜欢,迁移到西川郡那种穷地方,时刻面临着周人威胁。

    能留在南海郡,在这里当个国主,不比西川郡好吗?

    若能拉拢到他,那么我和朝廷谈判的筹码,变更多了。’陆渊心中这般计算着,渐渐有了些底。

    而孙思文看他模样,虽不明白,为何要推迟半年选官。但也能看出,自家主公好友,是有考量的。

    于是点头道:“这倒是可以,不过要是不能立刻选官,只靠八品以上的官员,维持地方秩序,南三府想恢复,进度怕是会慢许多。”

    陆渊摆摆手:“这些不急,我只需你维持南三府稳定即可。恢复民生之事,可慢慢来。”

    孙思文道:“那就没问题了。”

    议完此事,关于南三府的地方治理,差不多也就谈妥了。

    孙思文想要离去,陆渊却叫住了他,又提起了一事:“今次大战,我杀灭了六万苗人,收降了三万。如今又有万余苗人溃卒,还得清剿。

    那些收降的苗人就不必说了,可赦免他们家人。

    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