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国师不修行 > 第237章 季平安: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箘藏

第237章 季平安: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箘藏(3/6)

皱紧,看向夜红翎,道:

    “夜司首,若我没记错,按照大周朝廷与南唐的约定,云林禅院内,并不归属贵国管辖。”

    女武夫一时语塞。

    大护院又扭头,目光投向女武夫身旁的年轻男女,目光扫过俞渔时,几乎没有停留——凸出一个不重视。

    等看到季平安,迟疑道:“这位是……”

    季平安看了眼面带求助的女武夫,知道是自己搬出身份的时候了,闻言从怀中摸出司辰令牌:

    “钦天监木院司辰,季平安。”

    是他!?

    听到这个名字,前庭之内,因听到争吵而赶来看热闹的一众僧人不约而同,露出诧异的神色,旋即窃窃私语。

    季平安!

    这下,连此前神色倨傲,一副“宰相门前七品官”模样的知客僧,都收敛了傲慢。

    这种变化是如此的清晰,好似这一个小小的“司辰”,竟比堂堂斩妖司首座,坐井境强者都更尊贵一般。

    魁梧威严,极具压迫力的大护院也正色了几分,那冷澹的面容上,竟浮现出些许敬意:

    “原来是传言中,钦天监新晋的天才星官,大周国师的关门弟子。失敬。”

    以佛门的势力,在大周境内虽触角薄弱,但对一些重要情报的掌握,还是很及时的。

    神都大赏中,声名鹊起的星官当属此列。

    没想到……活了上千年,终究沦落到自己“蹭”自己的光环的地步了……季平安心中吐槽。

    很清楚,这群僧人的态度转变,并非因为他的“天才”,或者在神都大赏取得魁首的成就。

    而是“国师弟子”这个身份。

    虽然听起来很讽刺,但事实就是:

    截至目前,在大周版图之外,已故的“国师”的名头,仍旧远比大周朝廷大!

    昔年帝国定鼎,处于战力巅峰期的国师南下唐国,北上蛮族,西访妖国,东赴东海。

    凭一己之力,打服了周遭各大势力。

    这一历史事件,在大周子民们眼中,只是一件足以自傲的事迹。

    但在包括南唐在内的其他国度眼中,则留下了一个令人敬畏的庞大“阴影”。

    这个阴影是如此牢固,足足压的唐国四百年不敢动弹,笼罩了一代代子民头顶的天空。

    而因人生来慕强,这种压迫,又渐渐成为了一种近乎狂热的尊敬。

    以至于,饶是国师仙逝十几年后,其形象仍旧在佛门弟子中,有着极大的分量——

    即便是神都的“雪庭大师”,与槐院张夫子叙旧时,也还遗憾当年未能一睹国师尊颜。

    可见一斑!

    连带着,对钦天监这个势力,也相对更尊敬。

    反而是大周境内,无论朝廷还是其余四大门派,在国师离世后,对钦天监的敬畏迅速削减。

    这时候,目睹禅院众僧的态度变化,立在旁边吃瓜看戏的俞渔嘴角直抽抽,哼了一声,撇开头不说话了。

    夜红翎露出羡慕的眼神。

    “头陀客气了。”季平安微笑回礼。

    在佛门体系中,走“武僧”一道的破九修士,皆可称之为“头陀”,是一种类似于“大师”的敬称。

    季平安说道:

    “按理说,斩妖司的确无权管辖禅院,但因一桩桉子涉及余杭百姓,还望能通融些许。”

    “这……”大护院面露迟疑,沉吟片刻,他叹气道:

    “既是钦天监贵客开口,又涉及百姓,按理说,我佛门并非不通情理,但一弘法师近来的确在闭门修行,非是托词。”

    季平安疑惑道:“哦?”

    大护院解释道:

    “司辰该知晓,一弘法师师承‘净光菩萨’,昔年菩萨曾传下半句佛偈,要后世弟子参悟,一弘法师参禅半生,始终不得要领,每年都要抽出一段时间,闭门精研佛法以参悟,而期间为防琐事破了‘空明菩萨境’,故而非极要紧之事,外人不得打扰。”

    空明菩萨境,是佛门参禅时进入的一种极深度的冥想状态。

    同样,也是一种快速恢复灵素与伤势的术法。

    闻言,夜红翎面露失望,若真是如此,那她们此行只怕要无功而返。

    见不到住持,那纵使将桉子说给大护院,其也做不得主,更难予以配合。

    俞渔也闷不吭声,知道若季平安的面子都不给,她这个佛门死对头的面子更不值钱。

    “既然如此,那是我们叨扰了。”

    夜红翎挤出笑容,准备抱拳拱手离去。

    然而失望至极的她却没注意到,在听到大护院的话语后,季平安脸上浮现出的古怪神色。

    “只是这样?”季平安忽然问。

    众人一愣。

    季平安见他们不解,微笑道:

    “一弘法师,只是因为那半句佛偈而苦思冥想?”

    大护院略有些不悦,但还是耐着性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