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运河(2)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运河(2)(2/3)

一批跟着李太尉(李璋)、郝帅(郝质)山呼万岁的!算起来,俺家也算是当今官家的从龙之臣,有功之家了!’。

    旁边还有人附和说什么‘俺爹当年也在!听俺爹说,当初英庙死活不肯即位,披头散发的,闹的好不体面!最后还是郝帅和李太尉,架着英庙才坐了龙榻……’

    关键旁边还有一堆的人,在那里跟着附和。

    事后探事司把这个事情报上来,赵煦脸都黑了。

    这种官家机密,皇室秘闻,是你们这些混账可以随便乱说的吗?

    但也拿他们没办法!

    因为,他们其实说的是事实。

    就算杀了他们也没用!

    因为,不止这些混账在传,文官们也在传。

    韩琦、司马光、欧阳修、富弼……

    早把英庙入继、赵煦的父皇即位前后的那点子事,写在了自家的日记里,甚至告诉了他们的子孙、学生。

    百年后,赵煦若挂了。

    关于他的故事和段子,也必然会满天飞。

    赵煦越想,脸就越黑。

    看的杨汲心惊胆战,赶紧低头认错:“臣失言……乞陛下治罪!”

    赵煦回过神来,叹了口气,道:“厢军就不必了……”

    “朕到时候会让宋用臣,带禁军去助役!”

    无非是花钱嘛。

    反正,现在因为辽人在日本挖到了银山,所以赵煦根本不缺钱。

    何况,在京禁军是工程方面的专家!

    尤其这两三年,跟着宋用臣到处修路、清淤、凿井、开河,一身打灰技能,当已是宇内第一!

    而且,这些混账只要钱给够了,是真的肯做事的,而且肯把事情做好的。

    只能说,不愧是五代那群武夫的后人。

    确实有职业道德!

    杨汲听着,却是愣住了。

    派禁军?

    禁军很贵的!

    他这个都水监,上任也有好几个月了,自然打听过的——宋用臣这两年多来,带着在京禁军又修桥又是铺路又是凿井、清淤的。

    钱花了几百万贯!

    虽然走的都是封桩库的帐!

    而且是当今天子即位后,新设的那几个封桩库。

    但户部那边,依旧心如刀割。

    好多达官贵人,更是看着在京禁军们大口吃肉,心疼不已——白花花的银子,都给了丘八!

    这要不是在京禁军,他们就可以伸手了。

    但正因为是给在京禁军的赏赐和工钱,楞是没有人敢动半点——在京禁军,都是滚刀肉,根本不怕事,也不怕闹事。

    什么勋贵、外戚、衙内?惹毛了他们,把心一横,真闹将起来,谁也讨不得好!

    想到这里,杨汲便小声的道:“陛下,若这样的话……恐怕开支会……”

    “无妨!”赵煦摆摆手:“钱,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创造价值!”

    “朕这两年,赏赐在京禁军,发给在京禁军的助役钱,以百万贯计!”

    “而这些钱,通过诸军在外消费、购物,使河北、京东、淮南诸州,钱荒大减,市场商贾也繁盛起来,得利者,何止百万?!”

    杨汲咽了咽口水,他听出来了。

    这是蒲宗孟在宣扬的那一套‘涓滴理财学’的主张。

    在这套理论下,钱是必须流动起来的。

    而且,得从有钱人流向底层。

    所以,在这套理论下,富人不再是‘有罪’的。

    也不再是君子们要‘远离’的。

    相反,只要满足了相关要求,那么这样的富人,也是君子!

    也当以君子之礼相待!

    那么,在蒲宗孟看来,什么样的富人才算得上‘君子’呢?

    答:雇人!

    雇的人越多,距离君子之道就越近。

    蒲宗孟甚至还给出了标准:雇工一百,可谓一县之善人也;雇工一千,可为一州之善人也!雇工过万,天下之善,万家生佛,官府当褒扬之!

    所以,雇工越多,道德越高!

    偏,人家的这套歪理,逻辑还能自洽——因为,在蒲宗孟的解释下,富人雇工,就是在帮助百姓。

    若有人质疑他的理论,拿着商贾牟利说事,蒲宗孟就拿着子贡赎牛诡辩——若无利可图,谁会雇工?富人都不雇工,百姓给谁做工?百姓无工可做,岂不是要饿死?

    所以,蒲宗孟大力支持商贾牟利!

    在他看来,赚的越多,雇工越多,就越有道理!

    这套理论,如今在汴京城的商贾豪富群体,被广受赞誉、推崇。

    蒲宗孟也因此,被这些人称作:贤相!

    甚至有人说:天不生蒲相公,吾辈万古如长夜!

    与蒲宗孟的雇工越多,越有道德的歪理相适配的。

    就是‘钱只有流动起来,才能造福社稷’的主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