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老臣(2)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老臣(2)(1/2)

    赵煦赞许的看向冯京。

    三世为人,赵煦发现自己其实更习惯和这些老狐狸打交道。

    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只要能找到利益共同点,再以君王的身份下场,和其沟通、交流,那么很容易就能达成合作。

    不像其他人。

    特别是少壮派的那些年轻人。

    竟然还有原则和道德这种东西!?

    不可思议!

    让人赞叹!

    大宋这样的王朝,居然真有着不少坚持原则和道德的士大夫!

    也让人头疼!

    这些年轻人,总是不讲武德,而且都很头铁。

    赵煦每次和他们交流,都很困难。

    只能一边忽悠着,一边用胡萝卜吊着。

    实在要独走的人,就只能统统找借口,找理由赶走。

    更让赵煦有些崩不住的是……

    这些人什么样的成分都有。

    有新党的,也有旧党的,甚至还有好几个是他上上辈子用的顺手的近臣……

    而赵煦明明记得,那几个家伙在他上上辈子,已经没什么道德和原则了。

    几乎都是权力生物!

    只能说,人在年轻的时候,确实是挺幼稚的。

    但老登们不一样。

    尤其是冯京这样本来就没什么节操和道德的老登!

    用的好了,绝对是一个好用的工具人。

    就和文彦博一样!

    只是……

    冯京虽然一直就没什么节操和道德,但他和富家绑的太深了!

    富家什么来头?

    晏殊那一派!

    晏殊又是谁?

    仁庙的宰相,绝对心腹亲信!

    甚至可以这么说——晏殊就是仁庙的嘴替!

    很多仁庙自己不适合说,不适合做的事情,都是晏殊操持。

    两者之间的绑定,无比深厚!

    若仁庙有子,继承大统,那可能还没什么事。

    这个派系,会和代表章献明肃的刘系、钱系一样,随着时间自然消逝。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可问题是,仁庙无子!

    入继的是赵煦这一系!

    而且,赵煦的祖父一上位,就搞了个大新闻——濮议。

    旷日持久的濮议,让无数仁庙老臣和既得利益者,在危机下开始抱团。

    然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自然而然的选了,最能代表他们利益的人——富弼。

    濮议的尘埃,尚未落定。

    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便已呼啸而来。

    接连的剧变,使这些人在危机下,越抱越紧。

    这就是富弼会成为一个死硬的守旧派的原因。

    也是冯京会在熙宁变法的时候,忽然变得那么强硬的缘故——既是因为,变法确实伤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

    也和他们已经和老臣们、既得利益者绑定的太深,只能硬着头皮走到底有关!

    这就解释了,以冯京这锦毛鼠的性子,为何在熙宁变法的时候,态度会那么坚决——赵煦的父皇,都给了他台阶下了。

    为此,甚至不惜亲自放风——朕做梦,梦到冯京了啊!

    冯相公啊,您就是朕的良宰!

    快回来吧!

    朕已经思念相公很久了!

    然而,当年的冯京,在得知了这个事情后,却和个渣女一样,十分感动,然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以其为人、性格和对权力的渴望,要说背后没有什么力量在促使他这样去做,谁信呢?

    当然,这些只是赵煦在现代研究相关史料后的猜测。

    具体实际情况怎样?

    恐怕除了冯京外,当代已没几个人说得清楚。

    但,这一点也不妨碍,赵煦拿着自己的猜测,自由心证,假定事实确实如此!

    然后,就开始了各种熬鹰操作。

    以权为饵,爵为诱,一点点的吊着冯京。

    既给他希望和权力,但始终压着他,让他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

    其目的既是要榨干这个四朝元老的政治价值。

    同时也是为了麻痹,守旧派的心理。

    此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目前来看,效果不错。

    三位元老,皆是旧党!

    而且,备受尊崇,文彦博甚至有权对朝政发表意见,每入都堂,都是宰执亲迎。

    冯京和张方平,也都是宫中常客。

    经常性的也会被邀请到都堂议事——虽然这两人,都没有投票权,甚至连发言权都没有。

    但礼遇拉满,地位拉满!

    所以,守旧派们也就没什么顾虑的,坐看着元祐政治慢慢发展。

    被赵煦日拱一卒,不断的被切香肠,等到他们发现,某个政策或者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