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笑呵呵地点头。
“那可不?兴隆坊自有兴隆坊的规矩,和国家的规矩不冲突。”
“您看,这小偷是不是没死,是不是也交给官府了?”
刘恒:“……”
三人继续往前走。
又过了一段路,三人又看到了另外一桩冲突。
一个膀大腰圆的屠户气势汹汹,手中提着一把屠刀,对着面前的布店老板大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家的围墙凭什么占了我家三尺地?”
“今天你必须给老子把围墙拆了,否则仔细你的性命!”
刘恒看那屠户穷凶极恶的模样,心中不由大惊,赶忙对身旁的曹参道:
“曹大人,快去救人!”
曹参笑呵呵地站在原地,淡然道:
“殿下稍安勿躁,且看就是。”
那布店老板不甘示弱,对着屠户大骂道:
“我抢你家的地?明明是你家自己抢了公家的地,搞到两家之间的过道不够宽了,现在倒有脸来说我家抢你的地了?”
“你若是要点脸面,就自己回去重新修墙。若是当真不要脸,也别来找我!”
两人激情对骂,立刻就吸引来一群街坊。
“好啦好啦,都不容易。”
“张屠户,这是你不对,咱们兴隆坊规定每户人家要留两臂长的过道,你这明显不够嘛。”
听着众人的指责,最开始气势汹汹的张屠户明显变得心虚,手中的屠刀也尴尬地放下。
“咳咳,这个,今日就算了,等有时间再和你理会!”
说完张屠户就想走,但却被众人拉住。
“你走哪去?没听到我们和你说话吗?”
“墙壁必须拆了,退回去,把坊市规定的距离让出来,否则的话你知道后果!”
张屠户招架不住,连声点头。
“好好好,我知道了,明日就拆,明日就拆!”
做出承诺后,张屠户落荒而逃。
刘恒看着这一幕,颇为震惊。
“这怎么回事,那屠户看起来穷凶极恶,竟然就这么退让跑了?”
曹参微微一笑,淡然道:
“太子殿下,这就是我们黄老家的理念,垂拱而治。”
“大到国家,小到坊市,都自有一套不为外人所道的生存理念。”
“官府不需要做那么多,只需要在百姓需要的时候出面一下,百姓不需要的时候就隐身幕后。”
“对我们来说,官府做得越少越好。”
“但这种少也并不代表着我们做的这些就是完全没有秩序的,今天殿下您看到的这两件事情应该足以证明了。”
刘恒看着面前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兴隆坊,陷入沉思。
【民生:16分。】
诸多弹幕也随之飘过。
【秦始皇嬴政:垂拱而治?简直乱七八糟!】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黄老这种早就应该被淘汰的制度有什么好吹的,无聊。】
【隋文帝杨坚:这是长安脚下,百姓素质比较高。若是在王朝比较偏远的地区,指望今天那个屠户能自己收手?他不砍三条街都不错了。】
【宋太祖赵匡胤:哼,黄老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治国方式,萧何曹参陈平这些家伙是从大秦的灭亡中过度反应了,最后才搞出这不伦不类的东西。】
【汉高祖刘邦: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朕也在看着金幕呢?黄老怎么了,朕垂拱而治也好好的啊。再说了,朕又不是没有开科举!】
【汉武帝刘彻:朕觉得你们这些不姓刘的家伙根本就不知道高祖皇帝的智慧所在。】
【光武帝刘秀:就是,高祖皇帝用什么,那什么就是最好的,轮得到你们这些外姓人说三道四吗?】
【唐高祖李渊:……说是这么说,你黄老的民生最高分也就16分,完全没办法和其他王朝相比啊。】
【汉高祖刘邦:谁规定华夏王朝只能有一种思想一种制度的?朕的大汉用黄老,朕愿意!】
【昭烈帝刘备:对对对,高祖皇帝说得太对了!】
【明太祖朱元璋:说了半天,你们这些姓刘的怎么不学你们高祖皇帝用黄老学派思想治国?】
弹幕突然变得安静。
此刻,金幕中已经呈现出了新的内容。
一名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年轻商人颇为拘谨,探头探脑地敲响了县衙大门。
砰砰砰。
砰砰砰砰。
过了好一会,门房里才传出一句懒洋洋的话语。
“找谁啊?”
商人忙道:
“不才周东政,乃是想要向县令大人申请一处地皮,打算弄个小小的冶炼厂。”
门房里伸出一张明显睡得迷迷糊糊的脑袋,打量了一番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