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2466章 黄老学派垂拱而治?有人疯狂质疑,有人鼎力支持

第2466章 黄老学派垂拱而治?有人疯狂质疑,有人鼎力支持(3/4)

东政后点头道:

    “进来吧,直接去主簿那。”

    周东政自己推开县衙大门,走入其中。

    一路过来,他惊讶地发现两边的办公房里人影寥寥无几。

    “难道今天县衙有什么活动?”

    “嗯,我可是第一次进这种地方,得谨慎些,别让县令大人有坏印象。”

    周东政一路来到主簿的公房中。

    走进去后,发现里面居然也坐着一名年轻人。

    周东政忙道:

    “主簿大人……”

    年轻人抬起头,笑道:

    “你弄错了,我只是一名书吏。”

    周东政顿时憋了个大红脸,尴尬地开口道:

    “这位大人,我不知道礼节,还请恕罪。”

    年轻书吏笑着摆手。

    “你叫我李……嗯,李先生就行。有什么事?坐下来说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东政颇为拘谨地坐下来,对着姓李的书吏道:

    “李先生,在下周东政,从老爹那继承了一些钱财和打铁技艺,打算县城外面的那条河下游开一个小小的冶炼厂。”

    “今天就是想来获得县衙的许可……”

    他沉吟片刻,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拿出一个小银袋,推向李姓书吏。

    这样的银袋,他怀里还有四个。

    李姓书吏伸手拿起小银袋,掂量了一下其中重量,然后笑了。

    “周……嗯,周兄弟,你是第一次开厂吧?”

    “也对,咱们县好像还真是一家厂子都没有,哈哈。”

    说完,李姓书吏将小银袋推回周东政面前。

    “周兄弟,这些东西你拿回去。”

    周东政吃了一惊,以为对方嫌少,便准备拿出来一个新的银袋。

    但此时李姓书吏已经开口了。

    “开厂这种东西哪里需要县衙给什么许可?你自己买好地皮,自己盖厂房就行了。”

    “啊?”周东政傻眼了,过了好几秒才道:“是,是这样吗?”

    “当然啦。”李姓书吏笑呵呵地开口道:“咱们大汉朝廷讲究的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你们有什么事情就自己看着办嘛,等实在是捅出了大篓子,官府再给你们收拾就行了。”

    周东政:“……可教科书上好像不是这么说的。”

    “哎呀,书本都是编的,你要学会联系实际。”李姓书吏笑了起来,摆手道:“也不对,其实有很多县令、知府确实是喜欢过问辖区境内各种事务,但咱们县的刘大人不是。”

    “不过你也提醒我了,确实办厂是要在县衙这边备案的,来来来……”

    如此这般地填了几个表,随后李姓书吏又站了起来。

    “你等会。”

    他很快去而复返,拿着一个印章砰一声盖上。

    “好了,你拿这张文书回去,所有的手续都算你完成了。”

    周东政迷迷糊糊地点头,道了声谢后转身离开。

    离开县衙后,他才有时间关注自己刚刚拿到手的这文书。

    “咦,这是县令大人的官印。”

    “等等,为什么一个小吏能取得县令大人的官印?”

    周东政陷入巨大的疑惑,不知道自己刚刚究竟是碰到了假扮书吏的县令,还是碰到了偷盗大印的书吏。

    他站在县衙门口不远处,陷入巨大的迟疑。

    要不要转身回去报官?

    呃,等等,那家伙能拿到县令大印,报官是不是也没用……

    难道要去找知府?

    便在他心乱如麻的时候,一阵口哨声响起。

    不远处,一名大约五十来岁,背着鱼篓,手里提着钓竿,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吹着口哨,一路直奔衙门而来。

    门房的脸再度探出,大声招呼。

    “县令大人,您钓鱼回来啦!”

    “县令?”周东政大吃一惊,不敢相信面前这钓鱼翁竟然就是传说中的县令刘大人。

    那钓鱼翁哈哈一笑,喜气洋洋地开口。

    “今天手气不错,钓了至少二十斤,晚点让厨子给大伙加餐!”

    真是县令!

    周东政下一秒钟就身不由己地拦在了这刘县令面前。

    “大人,请稍等片刻!”

    刘县令疑惑地看着周东政,道:

    “怎么,小伙子你也喜欢吃鱼?”

    “那走,进去一起吃。”

    周东政啼笑皆非,对刘县令道:

    “是这样,草民这文书……”

    刘县令听完,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说小李啊,对,是我让他暂时替我处理政务的,要不然万一有上官过来检查,也说不过去嘛。”

    周东政:“……”

    这县令竟然真的让一个小吏来负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