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枪气素霓生 > 第220章 要不要抢京城

第220章 要不要抢京城(1/2)

    七月是秋老虎,外面依旧是骄阳似火,花园里的花草树木被烈日暴晒的有些发蔫。

    宽敞的议事厅里,四处流动着沁人心脾的阴风,这座旧魏国的宫城,处处都见匠心独运。

    张崇义正襟危坐于中央太师椅,心情既有些兴奋,又有些忐忑。

    他的两边依次坐着高级文武干将,文臣是主簿杨千钟,参赞政务张居贤,参赞军机李千秋,考功主簿戴梦龙。

    武将长史张微,步兵统领、冠军将军常羽,步兵副将冯礼,左卫将军尚修竹,右卫将军向烈。

    张崇义三言两语就将徐霖千里献城之事简明扼要地完,询问文武心腹是何态度。

    这个惊消息就像巨大陨石从而降,毫无征兆砸在大将军府的上空,文武大臣无不震惊的目瞪口呆,半晌没回过神来。

    根据张崇义等人既定的战略部署,原是要在秋后发兵攻打巨鹿、广平、赵郡、常山,年底前把冀州全境囊括怀中,再整兵秣马两三年,徐徐蚕食河南之地,稳打稳扎,有序推进。

    今掉下个做梦都不敢想的大馅饼,薛焉要将潼关献给张崇义。

    如徐霖所言,永安城现在是座不设防的无主空城,谁先占据永安城,就有可能雄霸肥沃的关中平原,就能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

    这是一次决定下大势走向的关口。

    可是许多难题显而易见的摆在眼前,潼关距离邺城上千里,跋山涉水派兵过去最快也要二十多。

    陈部魁正在不计代价地猛攻潼关,薛焉能否坚守二十多,熬到援军抵达?

    张微是坚定的出兵派,他掷地有声地叫道:“潼关在手,下我樱将军,现在可是千载难逢的赐良机,予不取,必受其咎。

    我看没必要再商量,赶紧出兵,直接翻过五行山脉,绕过中条山,从风陵渡口渡河,星夜驰援潼关,务必要抢在破关前抵达。”

    杨千钟等人一时都拿不准主意,潼关人人想吃,潼关后面的永安城,更是下诸侯梦寐以求的超级大肥肉。

    杨千钟左扭右扭,怎么坐都感觉非常别扭,双手换了无数个姿势,怔忡不定道:“要是能够顺利抢到潼关固然是好事,现在的问题是,薛焉能否支撑半个月?

    永安城大乱,潼关孤立无援,陈部魁疯狂攻城,潼关随时可能陷落。

    当前最严峻的问题还不是潼关,而是永安城的归属,我已接到了紧急密报,廉斩正在蓄势待发,这几就要挥师攻打武关。

    益州郁雄飞四万大军前几日已出汉中,沿着陈仓古道北上。

    三大诸侯都对永安城虎视眈眈,重兵压境。我们前些没接到薛焉献城的消息,未曾作出发兵部署,此时发兵为时已晚。

    就算薛焉能够拼命熬到我们支援,万一廉斩提前从武关进入永安城,或者郁雄飞捷足先登,我们到手的潼关将毫无意义,反而成了风箱里的老鼠,两头挨打,腹背受敌,大军退都退不回来,可能葬送在潼关。”

    这番话把众人得哑口无言。

    向烈精神亢奋,握着拳头朗声道:“那我们就先抢永安城,大军不去风陵渡,直接从蒲津渡过大河,杀向永安城。”

    常羽神色默然,慢条斯理道:“这是想抢就能抢的么?

    我们远在冀州,与永安城相隔一千三百多里,廉斩从南阳出兵,才几百里,路程只有我们六七成。

    郁雄飞从汉中出发,怕是要更快一点。

    现在永安城大乱,周边关隘的守军人心涣散,武关也好,陈仓也罢,肯定是形同虚设,他们多半能够长驱直入,不会遇到任何阻碍。

    我们即便是此时发兵,翻过五行山脉,最快也要二十多。

    派过去的人马太少,根本不济事,永安城里毕竟还有几万叛军,镇不住他们,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要是出动数万大军,携带着大量辎重粮草,行军速度更慢,至少要一个多月。”

    众人闻言默然,议事厅气氛极为沉闷,空气仿佛凝固,每个人都在苦思冥想。

    张居贤猛地一拍桌子,犀利的目光如同一道闪电,在每个人脸上快速掠过,慷慨激昂道:“一定要抢,必须要抢,永安城关系着下根本,地位举足轻重,其意义远超所有州郡。

    虽我们相隔最远,出兵最晚,未必没有机会。

    廉斩从南阳过武关,武关守将丁阙是个软硬不吃的牛脾气,对大旗朝廷忠心耿耿,未必会心甘情愿地拱手相让,他那七千兵马也不是吃素的,我看廉斩没那么容易攻破武关。

    陈仓城守将薛夷是薛焉的胞弟,兄弟感情极深,如今薛焉既然放出话来,将潼关献给大将军,薛夷肯定不会放益州兵马过陈仓,益州兵马想要攻打陈仓,怕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

    将军,进取下在此一举,值得一搏。”

    众人又惊又喜,眼中闪烁着异芒,齐齐望向这个曾经在大旗朝廷担任过太子府詹事的直性子。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在朝廷中枢任职的履历优势,对大旗重要官员家世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