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守渔阳、右北平等边境重镇,加强防务。
考虑到灾后百姓聚集,容易滋生事端,顾如秉还特意设立了“幽州安抚使”一职,选派善于处理民政、通晓律法的官员担任,专门负责调解百姓纠纷,处置趁乱作奸犯科之徒,尽快恢复地方秩序与生产。
更令人称道的是,顾如秉心系那些在灾难中失去依靠的孤弱。
他下令在渔阳及周边受灾郡县设立“福利院”。
将所有因瘟疫失去父母的孤儿,以及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全部收容进来,由官府统一供养、照料,其所需钱粮物资,直接由许都朝廷拨付,确保这些可怜人能够活下去。
此举赢得了幽州百姓发自内心的感激。
等到一切安排妥当,幽州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重建工作也有序展开后,顾如秉终于决定动身返回益州前线所在的临江城。
临行之日,渔阳百姓自发聚集在城门附近相送。
人群中,那个曾经在逃难路上失去爷爷,抱着顾如秉胳膊嚎啕大哭,质问“为什么来晚了”的小女孩狗娃,如今被福利院照料得脸上有了血色,穿着一身虽然朴素但干净整洁的新衣。
她挣脱了照顾她的嬷嬷的手,跑到顾如秉的马前,仰着小脸,脸上不再是悲伤和绝望,而是洋溢着天真开心的笑容,伸出小手,再次拉住了顾如秉的胳膊。
“烈王爷爷,您要走了吗?谢谢您救了我们!狗娃会想您的!”
小女孩清脆的声音,如同甘泉,流入顾如秉的心田。
看着这纯真无邪、充满生机的笑容,顾如秉心中所有的疲惫、所有的愤怒、所有的牺牲,在这一刻仿佛都得到了补偿。
他俯下身,轻轻摸了摸狗娃的头,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发自内心的温和笑容。
这一刻,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守护这样的笑容,便是他身为王者的责任与意义。
告别了幽州军民,顾如秉带着张飞、马超以及部分亲卫,踏上了返回临江城的路途。
一行人轻装简从,速度极快,不久便进入了冀州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