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开局选刘备,只有我知道三国剧情 > 第八百九十二章岌岌可危

第八百九十二章岌岌可危(1/3)

    兄弟们守在这穷乡僻壤,要啥没啥,早就寒了心了,谁还愿意真给上头卖命啊?能混一天是一天呗。”

    “放肆!”

    邓艾心头积压的怒火终于被点燃,厉声喝道。

    “守土卫疆,乃军人之天职!岂容尔等如此懈怠!若人人都如你这般想法,国门早破,家园早毁!你身为头目,不但不激励士卒,反而散布此等消极言论,该当何罪?!”

    那老兵头目被邓艾的气势所慑,缩了缩脖子,但脸上依旧是不服气的神色,小声顶撞道。

    “将军站着说话不腰疼,您倒是给我们换新装备,让我们吃饱穿暖啊……”

    眼看冲突就要升级,邓艾却猛地深吸一口气,强行将怒火压了下去。

    他知道,光是斥责和惩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些士卒的心,已经凉透了,需要用实际行动去暖。

    他没有再理会那老兵头目,而是猛地脱下自己的将官披风,挽起袖子,走到堆放石料的地方,俯身抱起一块几十斤重的大石,步履沉稳地走向裂缝处,亲自和泥、砌砖,干起了最脏最累的活!

    他这一举动,让周围所有懒散的士兵都愣住了,呆呆地看着这位“上面来的大官”在那里挥汗如雨。

    邓艾一边干,一边头也不抬地大声说道。

    “城墙不固,我等便亲手将其筑牢!器械不利,我邓艾在此立誓,已向烈王请命,第一批新式军械不日便将运抵此关!

    届时,人人换装新甲利刃!但在此之前,若因我等懈怠而致关隘失守,我等有何面目见烈王?

    有何面目见家乡父老?!难道你们就甘心看着曹军的铁蹄,踏破我们的家园,蹂躏我们的亲人吗?!”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真诚和力量。亲自劳作的行动,远比任何空洞的口号更有说服力。

    看到主将尚且如此,一些尚有血性的士兵脸上露出了羞愧之色,默默地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那老兵头目张了张嘴,最终也没再说什么,低下头,也开始闷声干活。

    关内的气氛,悄然发生了一丝改变。

    与此同时,邓艾并未忘记顾如秉对抗蓬莱势力时,火药所发挥出的奇效。

    他立刻召集军中工匠和机伶的士卒,借鉴之前的经验,利用携带的部分火药,在关隘两侧最为陡峭、敌军最可能攀爬的山坡上,精心布置了数十处简易的火药陷阱。

    他们将火药埋设在岩石缝隙或灌木丛中,连接上长长的、经过防水处理的引线,一直牵引到关墙之上。

    一旦曹军试图从侧翼偷袭,守军便可点燃引线,引爆火药,制造山石崩塌和混乱,极大延缓敌军的进攻速度。

    邓艾的这几项举措——身先士卒修补城墙、承诺更新军械、布置火药陷阱——如同几剂强心针,终于让阳平关守军那死水般的心湖泛起了涟漪。

    虽然怨言并未完全消失,但消极怠工的情况大为改观。

    士兵们开始积极配合邓艾带来的援军,认真执行巡逻、警戒任务,修补城墙的进度也大大加快。

    他们意识到,这位新来的邓将军,似乎真的跟以前那些只会空喊口号的官员不一样,他是来真格的,而且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希望。

    关隘上下,开始形成一股合力,紧密配合,只为能守住这道屏障。

    这样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和严密的戒备,果然很快就发挥了作用。

    就在邓艾抵达阳平关的第四日傍晚,一名被派往远处山林中设置暗哨的斥候,浑身被汗水湿透,连滚带爬地冲回了关内,直奔邓艾的临时指挥所。

    “将军!紧急军情!”

    斥候气喘吁吁,脸上带着紧张。

    “西北方向,发现曹军踪迹!约有五千人,打着‘徐’字旗号,正沿着官道,向我阳平关方向疾行!看其速度,最迟……最迟后日午时,便可抵达关下!”

    “徐?”

    邓艾目光一凝。

    “可是徐晃?”

    “旗号模糊,未能确认主将,但观其行军阵势,确是曹军精锐无疑!”

    斥候肯定道。

    邓艾猛地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阳平关的位置上,眼神锐利如鹰。

    曹仁的动作好快!粮草被焚后,果然不甘寂寞,开始四处出击,试图寻找防线的薄弱点。

    这五千先锋,便是来试探阳平关虚实的!

    “传令全军!即刻起,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加固工事,检查军械,引火之物备于墙头,火药陷阱引线再检查一遍!”

    邓艾的声音沉稳而果决,带着一股临战前的肃杀。

    斥候带来的紧急军情,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让整个阳平关的气氛瞬间紧绷到了极点!

    距离曹军先锋预计抵达的时间,满打满算只剩下最后两天!

    邓艾深知,以阳平关目前残破的城防和低落的士气,想要硬抗五千曹军精锐的猛攻,胜算极其渺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