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姐夫帮你打天下 > 第1300章 吴汉点兵

第1300章 吴汉点兵(1/2)

    “怕死吗?”他问。

    兵卒哆嗦,却挺起胸:“跟大司马,不怕!”

    “那就睡觉,养足精神,明日砍人。”

    他走一路,火把一路,像一条火龙,把低迷的士气一点点烤热。

    回到帐口,雨忽然停了,云缝里漏下一颗极亮的星,紫得晃眼。

    吴汉勒住马,皱眉望天。

    身后传来一声笑:“紫微照匪星,大司马好威风。”

    回头,只见一人青衫竹笠,牵驴而立,像从雨里长出来的。

    吴汉眯眼:“邓晨?”

    “山野散人,不敢当大名。”

    “少文绉绉!”吴汉翻身下马,一把攥住对方手腕,“先生若肯赐一策,吴汉愿倒履相迎。”

    邓晨笑而不语,只抬手指向漳水方向:“水声急,贼心更急。大司马可知,檀乡贼为何能聚十万?”

    “饿。”

    “对,也不对。”邓晨摘笠,拨了拨额前湿发,“他们饿,更怕散。散则死,聚则生。将军欲破之,先予其散。”

    吴汉眼珠一转,似懂非懂,却大笑着把邓晨按进中军帐:“先生屋里说,别让星星淋着。”

    帐内火盆添柴,噼啪作响。

    邓晨用树枝在地上划三道:“檀乡贼分三部——张参、李晏、赵少尤。张参悍而少粮,李晏滑而惜命,赵少尤最贪,却最信鬼神。将军若能一夜折其一首,余者自乱。”

    “折谁?”

    “张参。”邓晨用树枝一点,“他营在最东,靠老漳水支流,地势最低。今夜雨大,水淹其灶,必乱。将军若遣一军,假作运粮,从上游放火烧船,顺水而下,张参必出营夺粮;再遣一军,半渡击之,可一战而枭其首。”

    吴汉听完,不拍案,反而咧嘴坏笑:“先生这条计,像老子当年劫官船——黑吃黑。”

    “兵者,诡道,亦匪道。”邓晨并不反驳,只抬眼看他,“将军可敢?”

    “敢!”吴汉一拳砸在案上,油灯跳起,“就怕九将不齐,推推搡搡误了时辰。”

    邓晨微笑:“那就先齐心,再出兵。”

    说罢,从袖中摸出一物,轻轻摆在案——竟是一面铜铸紫微令,背面刻着“刘”字。

    “陛下密令——九军听调,违令者,军法从事。”

    吴汉愣住,旋即大笑,笑声震得帐顶雨珠乱落:“先生原来揣着尚方宝剑,却让我唱黑脸!”

    邓晨拱手:“黑脸唱罢,红脸登场,戏才好看。”

    四更鼓响,吴汉升帐。

    九位将军鱼贯而入,脸色各异。

    吴汉不废话,先把紫微令一亮,灯火下铜光森森。

    “明日一战,有功者,我吴汉亲为其请封;畏缩者——”他抬手,一名亲兵捧上木匣,打开,里头躺着一根带血军棍,“先吃二十棍,再送陛下御前。”

    帐内鸦雀无声。

    吴汉目光扫过,落在最末一位年轻偏将身上:“陈俊,你部二千,敢夜袭否?”

    陈俊出列,声音还带少年稚气,却脆亮:“敢!”

    “好!”吴汉解下自己披风,甩给他,“披我衣,照我胆,明日先登,旗开得胜。”

    陈俊激动得脸色通红,双手接衣。

    其余将军见状,眼底那点不服,瞬间被压成妒火,再化为争先。

    五更天,雨又起。

    陈俊率部二千,偃旗息鼓,绕漳水上游。

    吴汉亲率三千,伏于支流窄岸。

    邓晨立土坡,披蓑衣,持一柄素伞,观水势。

    雨线如帘,水声如吼。

    陈俊放船,火船借水势,顺流直下,像一条发怒的赤龙,直扑张参营盘。

    对岸,吴汉握刀柄,指节发白,眼底却燃着火:“先生,若张参不上钩?”

    邓晨淡淡道:“水淹灶,粮被焚,不上钩,也会跳墙。”

    话音未落,对岸火光冲天,喊杀声撕裂雨幕。

    吴汉翻身上马,刀背一拍马臀:“儿郎们,随我——砍贼!”

    三千兵卒齐吼,刀出鞘,像一道黑色闪电,劈进雨夜。

    雨停时,东方既白,漳水浮尸叠叠,像一捆捆被水泡胀的稻草。

    吴汉立马高坡,手提张参首级,血顺着雨水,染红马蹄。

    他回头,望向远处渐亮的天色,咧嘴一笑,露出白森森的牙:“先生,下一首,砍谁?”

    邓晨撑伞而立,目光落在更北的清河方向,轻声道:“李晏。”

    风卷残云,紫微星隐,曙光却如火,照得吴汉满身金红,像从血里长出的战神。

    雪住,日头却像没睡醒,懒洋洋挂在邺城垛口。

    吴汉大脚踏出城门,铁甲下沿沾着冰碴子,“哗啦”一声,踩碎了一片黎明。

    城下空地,七万步骑排成九个方块,颜色五花八门——

    有的号衣新染,红得晃眼;有的补丁摞补丁,像叫花子赶集;最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