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成女配后,直球表白病娇男二 > 第213章 为生民立命

第213章 为生民立命(2/3)

的精神形态,如气、神、韵、妙、品、能等内容 。中国诗学 本身就具有心灵化和自然对象的人化特征,概括地说,身体诗学研究已成为继新实践美学、生命美学、休 闲美学、主体间性美学、认知美学、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汉语美学流派 。面对西方身体 美学的推进,中国古代身体诗学将有助于中国美学研究与西方进行平等的对话。

    受佛学这一外来宗教的冲击与融进,形而下的身体实存开始让位于形而上的“无”本体,魏晋玄学 的兴起标志着古代身体诗学流光溢彩时代的来临 。 自西风东渐以来,现代性危机冲击下,在知识界对中 国哲学自觉反省等合力影响下,中国古代身体观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 。对身体的研究,中西方形成 了不同的认识论与价值观 。对于身体,中西方有迥然不同的认识,以身心二元论建构的西方身体观,后 经尼采、梅洛 ·庞蒂、福柯、德勒兹等人的大力推进,在现象学研究方法和当代美学家舒斯特曼身体美学 概念的确立下,“身体”由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意义。

    后出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身体、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崇拜身体,随着西方对古典二元论身体认 识的转变,尼采“超人身体”、福柯“规训身体”,亦或是德勒兹“欲望化身体”、奥尼尔“现代社会的五种 身体”1 、西林的“身体的七种类型”2都与中国身体观有很大的不同,中西方身体观念有很大的差异性。 通过文献梳理与对读,可发现国内学界目前对古代身体的研究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第一,侧重于儒道 身体的研究,佛教及诸家如墨家、法家、兵家、农家、医家的身体研究没有深入发掘与阐释 。第二,在研究 的历史维度上,先秦及现代以来的身体研究比较集中,其他时期的身体研究没有专论,虽有学者研究魏 晋诗论、文论、书论,但没有从身体出发,有的文章虽有身体的枝脉,但不够深入和整全 。第三,研究方法 论上,普遍使用西方意识哲学理论对身体进行阐发,没有立足中国本土诗学传统话语及立场。

    在消费主义、技术主义和商品拜物教的推波助澜下,现代人身为物役,丧失了对身体自然本性和意 义的探寻 。面对外形美和形式主义美学的狂热推崇,身体逐渐被商品化和工具化 。人们错误地认为外 在形躯的美要高于内在德性的塑造,这些无疑是身体诗学研究应当摒弃的生命意义观念 。人何以为人, 身体不仅是诗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身体通过诗来表现自己,又回归本身,最终实现其终极归属。 同样道理,源于对身体外部表现和内部构成的体认,风神、风骨、骨法、筋骨等身体意象概念,以及品、味、 悦、滋味这些范畴,都是对身体的某种官能艺术化的引申,这构成了中国身体诗学研究的内容 。研究 “ 人的觉醒”时代的诗学问题,不仅可为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提供学理支持,还可有效指导当下审美活 动和艺术实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哲学的“共生共成”是中国哲学的一贯立场,其最直观的指向就 是身体本身 。当代诗学研究新理论、新名词纷至沓来,猛烈冲击诗学理论的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希望 以新的解释路径进入诗学世界 。西方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解构主义、语言学、女性主义、新历史主 义和后殖民主义,不同理论一时间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给诗学研究带来了新颖多元的面貌。 面对理论解释的有效性,如何构建中国传统诗学的方法论和价值体系,身体诗学提供了研究的对象、属 性、范畴和边界。

    中国古代诗学以身体为主体意象,不以自然为认识对象,而把自然人化或把人自然化,“ 天人合 一”,主客不分 。通过身体而拥有诗学,通过诗学进而理解身体 。在中国诗学与哲学领域,“身体”始终 占有重要的地位,历来被视为一个生命的整体 。中国古典诗学审美观念在“形神”“虚实”“意象”等范 畴上更多从身体本身出发,在价值取向上主张“入神”“神化”,透过作品的皮毛、血肉体悟其深层所表达 的“志”(在心为志)、“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意”(“无论诗歌 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道”(“文以载道”),轻形而重神、轻象而重意、轻实而重虚、轻 言而重意,表现出一种尚虚的审美观念 。同时,自然物还呈现为“身体化”的特点,“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 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 ……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贵艰 深而不浅露 。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贵周流而不凝滞”(《林泉高致 ·山水训》)。 自然物打上了人的情感 与意志烙印,在审美活动中山水有了人的目的,人和自然在本质上相互交融,实现了自然美的人化。

    在艺术认识上,诗成为心灵观念表现的形式 。刘熙载《游艺约言》云:“文,心学也”[5]571 ,扬雄《法言 ·问神》曰:“书,心画也”[6]13 。王夫之指出,“一人之身,居要者心也 。而心之神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