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穿成女配后,直球表白病娇男二 > 第213章 为生民立命

第213章 为生民立命(3/3)

散寄于五藏,待感于 五官 。肝、脾、肺、肾,魂魄志思之藏也,一藏失理而心之灵已损矣 。无目而心不辨色,无耳而心不知声, 无手足而心无能指使,一官失用而心之灵已废矣 。其能孤扼一心以绌群用,而可效其灵乎?”[7]412 陆机 《文赋》将诗家身体置于天地之间,凭借“玄览”的胸怀,进入“虚静”的精神境界,

    心洞见宇宙本质 。刘勰肯定了人在“天地人”三才中的重要地位,人可与天地并立,“惟人参之,性灵所 钟,是谓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文心雕龙 ·原道》)人是天地之间灵气钟聚的所在,人与世 间万物的感应具有原发性,情性可与万物“交会感通”,使自己成为“天地之心”。反对齐梁体诗“彩丽竞 繁”“兴寄都绝”的形式主义倾向,以及在它影响下的初唐诗风,初唐诗人陈子昂旗帜鲜明地主张恢复 “ 兴寄”和“风骨”的论诗传统 。及至明代浪漫主义美学兴起,出现了徐渭“真我”说、李贽“童心”说和袁 宏道“性灵”之说 。沿及清代,更有叶燮“才、胆、识、力、胸襟”说,沈德潜“格调”说、翁方纲“肌理”说、袁 枚“性灵”说和龚自珍的“尊情”说 。可见,无论在中国古典美学先秦奠基期、汉魏六朝突破期、唐宋时代 鼎盛期、明代转型期还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