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征战汉末 > 第603章 司隶争夺战(三十)

第603章 司隶争夺战(三十)(2/3)

,转头对刘辩笑道,“随便坐。对了,我还不知道你的表字是什么。”

    “殿下,臣没有表字,要不殿下给我想一个?”刘辩找了个下首坐下,话语中有些惆怅,“家中老翁未曾赐予,颠沛多年也没想过这些。”

    “别想那么多。人生嘛,总有无数新的开始,我的表字都是王芬给的。等我有空给刘景升写封信,让他给你想一个吧,这件事他义不容辞。”王弋安慰了两句便将话题引到正事,“这两日很辛苦吧,看你事务繁忙便没有派人打扰,今日寻我有什么事吗?”

    “殿下,臣有一事相请。”

    “但说无妨。”

    “臣希望殿下能派遣一些文吏协助臣,也希望殿下……能在臣招募幕僚上给出一些建议。”刘辩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第二条请求。

    王弋闻言沉思片刻,说道:“最多再有十日,邺城的官员就会到,届时我会任命景兴为司隶校尉,总管司隶事宜。至于你想招募幕僚,我觉得景兴能给你一些建议。”

    (抱歉,抱歉。这两天事多脑子不清醒,将刺史和太守搞混了。刺史管州,太守管郡,刘辩应该是太守。实在对不起,万分对不起诸位……)

    见到王弋将话题扯到王朗身上,刘辩看向了王朗,等待王朗的回复。

    可王朗还震惊于刘辩和和王弋之间的对话,脑子处于无法运行的状态,根本不能为刘辩解释疑惑。

    “景兴。”王弋见状出言提醒。

    “殿……殿下!”王朗豁然起身,嘴巴像是一条搁浅在岸边将死的鱼一般奋力开合,却根本无法发出任何声音。

    刘辩的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心中更是将王朗的水平降到了最低,他不觉得王朗能给出什么好建议,甚至认为王弋任命王朗做司隶校尉就是个错误的决定。

    不过因为王弋开口了,他还是耐着性子等待王朗的回答,权当敷衍而已。

    王朗也确实没什么好建议的,但他是官场中的老油条了,自然明白王弋想要让刘辩知道些什么,便将自己来到洛阳的原因又说了一遍。

    其实他来洛阳的原因很简单,只是因为他待不下去了,继续在会稽坚守他就会被袁谭弄死。

    袁谭收拾江东世家的手段可比袁术厉害多了,他以朱桓所在的朱家为基础,疯狂提拔江东世家中的年轻子弟,而且还让年轻人的官职比家中长辈高、旁系的官职比直系高。

    当儿子比老子有权利、奴仆比主人有权力,战争如期而至,只不过战场不是袁谭的朝廷,而是江东世家的家庭。

    此举让袁谭获得了大量坚实拥趸的同时一举扫平了最大的掣肘,王朗占据的那几座城被渗透得如同筛子一样,做任何事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被人一波带走。

    要不是他的政治嗅觉还算敏锐,早早将远征交州的兵马调回来,可能都没有机会逃到洛阳。

    能够跑出来也只能说是他和袁谭的一次心照不宣的交易,他在会稽的官僚系统只有一个董袭愿意跟他一同前来,其他人因为家族原因全部归顺了袁谭,包括他手下所有的兵马以及贺齐。

    如今袁谭只需平定山越便拥有了一个稳固的基本盘,扬州做为兵源地绰绰有余,丹阳更是能提供数量可观的精锐,再加上徐州能够提供粮草,剑指北方只是个时间问题。

    刘辩听完后并不惊讶于袁谭的手段,毕竟是袁绍的种,能差到哪去?

    他真正惊讶的是王弋的想法,很显然王弋希望他效仿袁谭招募有才能的年轻人而不是更有经验的老一辈文人,可年轻人真的会响应他的号召吗?

    “殿下……”他对王朗拱了拱手,不理会王朗的回应,转头便看向王弋,满脸为难。

    他要是能找到有志向、有才能的年轻人也不至于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了,当皇帝的时候都没人理会他,现在不上来踩上两脚都算是运气好。

    此行前来他是有人选的,只是那人不在洛阳而是在长安,那人便是孔融。

    他希望王弋将孔融从长安弄过来,如此一来他至少能利用孔融的名声做很多事。

    可他不知道王弋绝对不会让他接触那些有名望的老臣,至少他不能和名望有什么关系。

    “写封信派人送到弘农吧,在那里你应该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助手。”王弋直接给刘辩指明了人选。

    刘辩闻言心中“咯噔”一声,这辈子到现在他接触的人不多,对不起的人更少,弘农恰好就有那么一位。

    杨彪之子杨修。

    别管杨家到底有没有参与黄巾之变,杨家入朝的那几位是真对得起大汉,对得起刘氏了。

    四朝太尉,死在任上的就有两个,他更是将人家杨修父亲的尸首给弄丢了,哪来的脸面给杨修写信?

    他有些后悔向王弋提出请求,可话已经从王弋嘴里说出来了,怎么可能再收回去?

    “是有什么难处吗?”王弋一脸关切道,“这样吧,你来写信,我派人送过去如何?还有什么事吗?”

    “无……无事了,多谢殿下……”刘辩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