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第872章 朕也一样,朕也回家

第872章 朕也一样,朕也回家(1/2)

    河套平原,夏州城外。

    大唐军队如今已经围城三个月。

    党项人有三大王城,每一座都建立硕大的粮仓,因此储备极为丰厚,最起码能坚持一年。

    恰恰,杨一笑打算的就是慢慢耗。

    眼下由于寒冬缘故,各方友军也纷纷放缓攻势,一边忙着消化此前的战果,一边用大军围困某座城池、

    这意味着,僵持!

    整个西伐战役历时接近五个月,现在进入了第一个僵持阶段。

    古代灭国之战,动辄旷日持久,最起码要打个几年,甚至有可能十年起步,因此,需要一边用兵一边修养。

    比如屯田耕作……

    比如内政发展……

    熟悉古代历史的都知道,王朝战争就是这样打的,外面在打仗,家里在种田,并不像影视作品里刻画的那般,一旦打起来很快就打出结果。

    ……

    天寒地冻,呼啸有风。

    忽然有鹅毛大雪飘落,把夏州城外的城外大营笼罩。

    杨一笑踏着积雪,咯吱咯吱的走着,他无论多忙多累,每天都要坚持一次巡营。

    前方一座伙头兵的营帐,隐隐传出来香喷喷的味道,杨一笑抽动了几下鼻子,闻出今日的饭食有些特殊。

    此时正有一队士卒在排队,显然是到了吃饭的时间,大家看到主帅过来,纷纷躬身行个军礼。

    杨一笑抬脚上前,帮一个年轻士卒拍打落满肩膀的积雪,温声问道:“多大了?家是哪里的?本帅看你脸嫩的很,今年有没有超过十六岁。”

    士卒被他询问,显得极为激动,嘴皮子直打哆嗦,说话有些结结巴巴,道:“回…回禀主帅,俺是山东人,老家青州泾县,是俺老娘亲自给俺报名入伍。”

    杨一笑目光如炬,追问道:“你看似回答问题,实则躲避问题,说实话,今年是不是没超过十六岁?”

    这个年轻的士卒顿时眼神躲闪,低下头不敢看杨一笑,支支吾吾道:“是…是俺娘给报名的。”

    “唉!”

    杨一笑不由叹了口气,轻声道:“也就是说,你没有超过十六,按大唐律法规定,你现在还是少年。”

    士卒明显焦急起来,连忙抬头看着杨一笑,可怜巴巴道:“主帅,俺是泾县人,俺娘天天跟俺说,泾县是您的老家。作为家乡子弟,泾县男儿要为国尽忠,不能…不能丢您的脸。”

    杨一笑满心欣慰,但他脸色却显出严肃,故作冷厉道:“报效之心是好的,可你触犯了大唐律法,年满十六方可参军,你现在还是个生瓜蛋子……”

    “朕念你尚且稚嫩,况且是母亲替你报名,因此,暂不治罪。”

    “只不过,兵卒是不允许你当了。”

    “等会吃完饭后,去把兵甲上缴,然后,朕让人给你送一身棉衣,回家去,立马回家去。”

    士卒越发焦急,鼓足勇气摇头,争辩道:“俺不要走,俺能打仗,当初俺大哥跟着您打仗的时候,他也没有超过十六岁。”

    杨一笑一怔,忍不住问道:“你大哥?这么说你家中有过男丁入伍的情况?”

    年轻士卒还没回答,杨一笑已经暴怒起来。

    他突然转身看向随他巡营的一群官员,目光落在其中一个人的身上,厉声问道:“李茂兴,你这个青州知州是怎么当的?”

    “这孩子不但没满十六岁,而且家里有过男丁入伍,募兵的书吏是怎么干的,你们青州有没有把朝廷律法放在心上?”

    无怪杨一笑暴怒发火,只因这事触犯了底线。

    古代不满十六,属于少年儿郎,哪怕是再荒唐的王朝,也不愿意强征少年入伍。

    其次,这个兵卒的哥哥当过兵,属于为国报效之家,按大唐律法不允许再从这种家庭募兵。

    一下犯了两项,杨一笑岂能不怒?

    只见官员之中的李茂兴连忙走出来,虽然身份是杨一笑的岳父但却不敢辩解,当场认错道:“微臣犯此疏忽,愿受陛下治罪。”

    杨一笑声音冷厉道:“治罪是肯定要治的,但朕现在担心军中还有这种情况,你们立马去摸排清楚,凡是不符合规定的兵卒全都清退。”

    “尤其是少年,一个也不准留,全都送回家里,万万不可留在战场上。”

    “西伐之战要打很久,等他们成年之后再参战。”

    “对了,清退的时候不要太过严厉,毕竟孩子们是一腔报国之心,千万别让他们感受到委屈。”

    “还有,发给丰厚的路费……”

    “最起码要按照兵饷的三倍进行计算,直接通知清退士卒的家乡衙门负责发放,免得孩子们在路上携带钱财,朕不希望他们背着沉甸甸的口袋赶路。”

    “还有,路上的干粮要给充足,同时,发一份通报给沿途的驿站,眼下是寒冬,行路容易冻坏,所以任何驿站都要免费接纳士卒,让孩子们在归乡途中可以投宿烤火取暖……”

    他这一连串命令,瞬间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