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一号,三号,四号收到,准备起锚。”
随后,大副及二副等船员们马上启动了锚索按钮,锚索徐徐传动,巨大的锚钩从海洋中徐徐上升。
“呜~~~~~~”一长声悠扬响亮的出港船笛声响彻在港口航区海域四周。
不一会,”鲲鹏二号”科考船缓缓离开了泊位码头,沿着出港航道向着马六甲海峡航行。…
由于马六甲海峡的航运状况,“鲲鹏二号”科考船驶离港口航道进入马六甲海航道后,只能以十二节的航速向着西北方向航行。
…
七月二十六号早上五点,晨旭从东边的海平面上喷出万千道热焰,瞬间染红了天空和深海,霞光艳红,浮光漾金。
随着一声出航长鸣的汽笛声,“鲲鹏二号”缓缓驶离了印度尼西亚的沙璜港口,开始了它新一轮的环印度洋科学考察之旅。船上的科学家们来自世界各地,他们怀揣着对海洋的无限好奇与敬畏,准备揭开印度洋深处的神秘面纱。
沙璜(Sabang)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角的韦岛(weh Island)北岸,濒临安达曼海。其经纬度为5°05'N和95°20'E之间。沙璜港是一个重要的商港,港区位于沙璜湾内,湾西北陆岸呈现鹰咀状伸出水域,对湾内岸壁泊位起到保护作用。该港的岸外水深低潮时为10米,建有油轮码头和陆域油罐群。
沙璜港是苏门答腊北部煤炭的主要输出港,也是亚齐特区物资进出的主要港口。该港还拥有煤码头、商业码头和渔业码头等多个泊位,能够处理煤炭、原油及杂货等多种货物。
格雷特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端与印度海外领地尼科巴群岛之间,是东南亚一条重要的国际公共通行海峡。
该海峡海底地质状况如下:1.海底地质灾害~海底不稳定性及次生海底地质灾害广泛存在于海洋中,对海岸港口设施、海洋钻井平台、海底管道光缆等海底基础建设构成威胁。研究海底不稳定性的成因机制与主控因素,有助于加深对其认识,从而进行有效的模拟、预测和预警。2.海底沉积物~海底沉积物是地球表面以下的沉积物质,主要由颗粒状物质和有机质组成。颗粒状物质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质,有机质则包括藻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海底沉积物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的热对流、地震活动、风化作用等因素密切相关。3.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通过获取海底沉积物、岩石等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物质组成及地质环境演变。海洋地球物理则是通过研究地球的重力、磁场等物理特性,来研究其内部构造、结构以及演变过程。
“鲲鹏二号”科考船进行地质取样就是通过重力柱取样和碎石取样器等方式来获取海底沉积物和岩石样本,在实验室分析其化学成分和形成时间,从而来了解环境变化的。
而地球物理探测则是使用海底大地电磁仪(obEm)和海底地震仪(obS)等设备,采集海底的电阻率信息和微小地震波,通过这些数据反馈出的信息,可以指示海底地表之下的地质特征。
格雷特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端与印度海外领地尼科巴群岛之间,是一个重要的国际通行海峡。其海底地质状况复杂,涉及多种地质灾害和沉积物,需要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调查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巍然航行在格雷特海峡中的“鲲鹏二号”中微子远洋深海科学考察船立刻披上了绚丽的金衣,气势恢宏,壮观雄伟。
船行深蓝之中,海平面上那喷薄而出的太阳,如同一位慷慨巧手的画家,用它那炽热神奇的画笔,把天空和深海全都染成了一片吉祥万千的艳红。在这片灿灿霞光与烁烁浮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壮丽景色中,“鲲鹏二号”中微子远洋科考船身金碧耀彩地中速畅行在印度洋中。
潜龙,作为“鲲鹏二号”的科考船的领队长,又习惯性地伫立在高高的甲板上,手持航海望远镜,认真仔细地查看着前方航道上的状况。他的眼中依然透露出坚定与专注的神情,仿佛能够一眼就洞察深海中所隐藏的一些秘密。…
“鲲鹏二号”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探测设备,包括中微子探测器、深海潜水器及深潜航海器和水下无人探测器。这些设备将帮助科学家们深入研究海洋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以及探索深海生物的多样性资源。
随着船只逐渐深入浩浩荡荡的印度洋中,潜龙和船员及科考队员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他们首先要做的是部署中微子探测器。这种探测器能够探测到来自深海的中微子,这些几乎无质量的粒子可以穿透地球,为科学家们提供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的宝贵信息资料。
在探测器部署完毕后,深海潜航器“海飞龙二号”也从科考母船巨轮上的专用通道中徐徐飞驶着,进入到海洋中。它将携带着科学家们深入到海底,直接观察和采集深海生物样本及地质样本。
深海是一个高压、低温、无光的环境,这里的生物适应了这种极端条件,展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