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莹对这些传统酱料很感兴趣,拿起一瓶柱候酱,仔细闻了闻,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
“老奶奶,这些酱料的配方都是祖传的吗?制作过程复杂吗?”
“是啊,都是祖传的配方,制作过程很讲究。”老奶奶打开一瓶沙茶酱,用勺子舀出一点给他们看,“比如这个沙茶酱,要选用优质的花生、芝麻、虾米、鱼干等原料,经过炒、磨、熬等多道工序,才能做出这么香浓的味道。”
苏木买了一瓶柱候酱和一瓶沙茶酱,笑着说:“回去可以尝试用这些酱料做菜,感受一下岭南的饮食文化,说不定还能从中找到文创产品的灵感,比如开发一款‘岭南风味’的文创酱料礼盒。”
离开菜市场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两人手里提着满满的“战利品”——新鲜的蔬菜、水果、海鲜和传统酱料,脸上满是满足的笑容。
“今天真是充实的一天,上午学到了香云纱染整工艺,找到了解决环保面料研发的新思路,下午逛了菜市场,感受到了最地道的广州烟火气,收获太大了。”徐佳莹边走边说,脚步轻快。
“是啊,广州这座城市太有魅力了,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有鲜活的市井生活气息,每一处都能给我们带来启发。”
苏木看着身边人兴奋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
回到酒店后,两人决定在酒店的厨房自己做饭,体验广州的饮食文化。
徐佳莹负责处理蔬菜和海鲜,苏木则尝试用刚买的柱候酱焖肉。
厨房里弥漫着食材的香气和酱料的浓郁味道,虽然动作有些生疏,但两人配合默契,脸上满是笑容。
很快,几道菜就做好了:清炒广州菜心、白灼虾、柱候酱焖排骨、蒜蓉粉丝蒸扇贝,还有一盘新鲜的水果拼盘。
两人坐在餐桌旁,品尝着自己做的饭菜,感受着岭南饮食的独特风味——菜心清甜爽口,白灼虾鲜嫩多汁,柱候酱焖排骨香浓入味,每一道菜都让人回味无穷。
“没想到用柱候酱焖出来的排骨这么好吃,酱香浓郁,肉质软烂,比餐厅做的还美味。”徐佳莹一边吃一边赞叹,眼中满是惊喜。
“这就是传统酱料的魅力,经过时间的沉淀,味道醇厚而独特。”苏木笑着说,“以后我们可以尝试将岭南的传统酱料与江南的饮食文化结合,开发一款‘南北风味’的文创酱料礼盒,应该会很有市场。”
晚餐后,两人坐在窗边,看着广州的夜景,交流着今天的收获与感悟。
徐佳莹拿出笔记本,开始整理香云纱染整工艺的笔记和环保面料研发的初步方案,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眼神专注而坚定。
“我打算先从薯莨和五倍子入手,按照陈师傅的方法提取染料,然后结合现代的固色技术,研发一款适合制作文创产品的环保面料,用来做围巾、手帕、收纳袋等产品,既环保又有特色。”
“我支持你!”苏木握住她的手,语气温柔,“等我们回到苏州,就可以启动这个项目,联系相关的实验室和工厂,尽快将方案落地。同时,我们还可以将这次广州之行的收获整理成资料,与‘苏州记忆’的团队分享,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南北文化融合的魅力。”
夜色渐深,广州的灯火在珠江水面投下粼粼波光,晚风带着湿热的水汽拂过窗棂,吹动徐佳莹鬓边的碎发。
她正低头整理香云纱染整工艺的笔记,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与远处隐约传来的游船汽笛声交织,构成岭南夜色里独有的韵律。
苏木坐在一旁,指尖轻轻摩挲着白天买来的柱候酱瓶身,脑海中反复回味着“南北风味”文创礼盒的构想,忽然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陈志明的名字。
“苏先生,抱歉这么晚打扰。”陈志明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几分难掩的兴奋,“关于永庆坊老骑楼活化的合作,我这边有了更具体的方案,想明天和你当面聊聊,不知你是否方便?”
苏木与徐佳莹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意外与期待。
“当然方便,陈总。明天我们正好没什么安排,上午十点在永庆坊见?”
“太好了!”陈志明的声音愈发爽朗,“我明天一早就在永庆坊门口等你,顺便带你看看我们初步规划的骑楼改造区域,让你有更直观的感受。”
挂了电话,徐佳莹合上笔记本,眼中闪烁着好奇:“没想到陈总动作这么快,居然已经有具体方案了。你说,他会提出什么样的合作模式?”
“大概率是希望我们深度参与设计,把传统工艺融入骑楼活化的细节里。”
苏木思索着说,“永庆坊的核心是‘修旧如旧,新旧共生’,我们的优势在于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结合,正好契合这个理念。不过具体怎么落地,还得看他的方案是否可行。”
一夜休整,第二天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