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11章 风洞工程师

第11章 风洞工程师(1/2)

    风洞实验室,是二院诸多实验室之一。

    二院的核心是高速飞行器的研究和制造机构。张诚并不打算照搬另一个时空五院、九院的功能。核能力确实强大,但是对这个时空来说,还是太早,大秦在本时空并没有真正的对手,大秦的科技从理论到实践都远远领先,还不需要毁天灭地的武器。

    飞行器、高速飞行器、无线电技术能极大改变这个时代和大秦的生活。但是核能力——张诚觉得在自己这个时代还不需要考虑。

    如果张启明、赢弘毅他们有生之年能在这方面做一些理论基础的研究,速度就已经很快了。

    但是飞行器、可以搭载高速、大射程的飞行器上的武器的研究,在当前这个简陋的背景下就已经可以考虑了。

    如果可以控制火箭的轨迹,那么当大秦在边远地区遇到强敌,只要报出敌军准确的方位,一支大火箭就可以在一两个小时时间到达现场,万军之中,把敌人的将领变成肉渣。

    就不需要在边远地区维持那么多军队和后勤补给。

    总体上,国防成本是可以降低的。

    火箭是二院的主要方向。当然,也是张诚那个魂牵梦绕很多年的梦想。

    在很多年之前,很多年之后,张诚只是国家航天部门的一个工程师,只是负责引擎部门的工作。但是在这里,张诚要全面负责整个二院的事业,要担负起院长和总师的工作。

    换到那个时空,张诚都不敢想象。

    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终点自然也就不一样。

    刘邦那样的人,从乡镇基层干部做起,自己的人生理想最多也就是如始皇帝那样,可以坐好车、穿华服、有成群结队的侍卫、在万人景仰的气氛中出行。

    而张诚这个发动机部的工程师,根本不在乎自己能不能住进长安的皇宫,有没有三千个女人,他想而不敢想的理想,就是真正全面负责大火箭的设计制造,亲自点火,把一根根又粗又长的大火箭发射出去……

    刺破苍穹!

    房地产商最大的理想,就是去当总统,把白宫里面的每一个房间都贴上金箔。

    而牛叉工程师的理想,则是整一根大火箭,把人带到火星上开疆拓土。

    教育不同、背景不同,成长的道路自然不同!

    不是每个男人都想当总统。

    不当总统的男人也可以有好多个美女愿意给你生猴子!

    张诚既不想当总统,也不想跟好多美女一起生猴子。但是手搓大火箭这事儿,张诚就是很喜欢。

    没有比火箭更快的交通工具。

    有无数人宁可冒着事故的风险,也要骑着摩托车上二环,就只为了享受那片刻的速度。

    速度?人造物里,还有比大火箭的速度更快的?

    这才是男人该玩的大玩具。

    张诚为了搓这样一个大玩具,不惜搜刮了两所大学最优秀的一批年轻学者和工程师,却并不许诺给他们任何利益。

    而这些年轻的精英,却为了张诚所说的那个“比声音还快的速度”,愿意舍弃一切可能,加入到这个精英满地走,学者多如狗的巩邑二院。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就在这里耗尽了一生。

    据说风洞就是制造那个传说中比声音还快的设备的最重要的设施。

    于鸿儒就是这样一个投身到二院的年轻工程师。在机械系学习的时候,于鸿儒已经表现出对机械设计的杰出才能。如果不投身到二院,在其它机械设计领域工作,于鸿儒也必然能有杰出的表现和大好的未来。毕竟,在扶苏朝初年,机械工程师是这个天下最抢手的职位。任何能够独自进行机械设计的人,都不难获得巨大财富。

    但是当张诚提出——二院需要有一系列风洞,能够为各种交通工具提供空气动力外型的实验环境,并且用一个玻璃盒子和艾绒烟气演示了风洞的形态之后,于鸿儒毅然决定——设计越来越快的风洞,就是自己未来的主要工作方向!

    最初的工作还是简单的。第一个风洞是用来验证汽车、固定翼飞机、旋翼机气动外形的装置。这个风洞只需要一系列巨大的风扇。模拟出最高三四百公里时速的风,就可以。

    这个后来被称为乌龟风洞的低速风洞建造和改进过程中,于鸿儒的团队发展了后来被称为流体力学的相关学术研究。流体力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又影响了水利、船舶等行业的技术发展。

    而从最早期的低速风洞开始。于鸿儒实验室也成为二院孵化成果最多的实验室之一。高速旋转桨片、气流喷射设备等技术的不断升级,转化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引擎,在船舶、飞行器的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风洞设计出来,并不只是提供一个单向的、固定速度的风或者气流,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实验目标,提供不同要求的气体通过情况,对高速运动的设备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进行非常详细丰富的模拟。这又需要掌管实验室的人具有极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

    随着技术成熟,到后来,大秦的所有交通工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