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 第633章 天生城

第633章 天生城(1/2)

    李从嘉看着天生城,陡峭岩壁。

    仿佛能看到,在那场决定南宋和元军命运的攻防战中。

    箭矢如蝗,礌石如雨,尸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岩壁。

    也能感受到守军在那位刚烈守将的带领下,迸发出的惊人韧性和牺牲精神。

    “历史的难题摆在自己的眼前。”李从嘉心中暗叹。

    虽然此时驻守此地的并非上官夔,而是蜀将李廷珪,但这座雄城本身的险峻,以及蜀军如今退无可退、势必拼死一战的决心。

    他仔细观察着天生城的布局,城墙上垛口密布,依稀可见防守的弓弩手;几处地势稍缓的坡地,都被加固成了层层叠叠的防御工事,遍布拒马、陷坑。

    山顶似乎还有水源,足以支撑长期围困。

    李廷珪显然也汲取了高彦俦失败的经验,防守线延长了很多……

    强攻?

    李从嘉几乎可以预见那惨烈的画面。

    唐军精锐将损失惨重,在这座血肉磨坊前碰得头破血流,付出极大的代价。

    就算最终能攻下,也必然是惨胜,必将严重迟滞他西进成都的战略步伐,甚至可能让北方的宋国找到可乘之机。

    “难怪孟昶敢将所有赌注押在此地……这万州,这天生城,确实是一块能崩掉牙的硬骨头。”

    李从嘉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焦躁。

    他知道,面对这样的坚城,单纯的勇武和兵力优势,效果将大打折扣。

    必须另寻他法。

    是长期围困,断其粮道?

    还是分化瓦解,从内部攻破?

    或是利用水军优势,寻找其他登陆点进行迂回?

    各种念头在他脑中飞速旋转。

    他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这座承载着未来血泪记忆的雄城,寻找着那可能存在的、细微的破绽。

    攻心之术已在施行,但面对如此地利和决死之心,显然还不够。

    万州之战,注定不会像之前那样一帆风顺。

    李从嘉知道,自己必须拿出比攻坚夔门时更缜密的谋划,才能敲开这扇通往成都的最后一道重要门户。

    申屠令坚看着李从嘉眺望城墙,愁眉紧锁的模样,出言问道:“主上,我愿为先锋,登城作战,破开城池!”

    他拍了拍自己的大光头和盾牌道:“俺就是这个头铁,盾牌坚硬。”

    申屠令坚的请战,代表了唐军诸多悍将的心声。

    他们挟夔门大胜之威,士气如虹,渴望一鼓作气,再建新功。。

    李从嘉的目光早已越过了一城一地的得失,投向了更深远的长远战略。

    他拍了拍申屠令坚坚实的臂膀,语气沉稳却不容置疑:“你的勇武,朕深知。但这天生城非比寻常,你这身量体重,攀登云梯,也易成为矢石靶标。”

    “强行架设云梯,日夜不息地猛攻,或许最终能踏平此城,但我唐军精锐要葬送多少在此?这些百战老兵,是我们扫平天下的根基,白白消耗在内战之中,朕……心痛。”

    一旁的张璨闻言,想起战死的马成达,想起此刻仍昏迷不醒、生死未卜的胡则,以及夔门下堆积的袍泽遗体,也不禁默然。

    他再次抱拳:“末将知主公爱惜兵力,但攻城拔寨,举国之战,难免牺牲……末将仍愿率敢死之士,为先登!”

    “再等几日。”

    李从嘉目光扫过眼前求战心切的将领,最终落在远处那巍峨的天生城上。

    缓缓摇头:“朕不信这铁板一块,毫无缝隙。传令下去,各部轮流休整,同时派出小股精锐,日夜不停,佯攻骚扰各段城墙,疲敌扰敌,挫其锐气!多设旌旗,夜间广布火把,做出大军云集、即将总攻之势,且看那李廷珪如何应对!”

    他要用时间和压力,去磨,去熬,去寻找那稍纵即逝的战机。

    与此同时,万州城内,气氛同样凝重。

    老将李廷珪屹立城头,遥望江对岸连绵不绝的唐军营寨和如林的旌旗,眉头紧锁,心中的压力如山般沉重。李

    从嘉主力尽聚于此,其兵锋之盛,远超预料。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日与麾下将领韩继勋、李起等人反复商讨御敌之策。

    “唐军势大,不可力敌,唯有依仗天险,固守待援,消耗其锐气!”

    李廷珪定下了基调。

    韩继勋建言:“大帅,应在各段城墙增派观察哨,多备礌石、滚木、火油,尤其注意防范唐军火攻。城内水源需派重兵把守,谨防奸细破坏。”

    李起补充道:“可将城中青壮编入辅兵,负责运输守城器械、救治伤员,以弥补我军兵力不足。”

    而更让李廷珪感到一丝安慰的,是宋将高怀德的态度。

    高怀德已接到宋主赵匡胤的严令,务必协助蜀军死守万州,绝不能让唐军全取巴蜀,否则得其地利物产,后患无穷。

    高怀德此番充分吸取了夔门战败的教训,不再贸然寻求野战决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