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森居物语 > 第43章 年夜饭2

第43章 年夜饭2(2/3)

出一种浓郁的红褐色。

    把肉从骨头上剔下来,这就是拆骨肉了。

    拆骨肉是每年除夕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这一天午饭的餐桌上必然会看到它的身影。

    那拆骨肉散发着醇厚的肉香,让人忍不住流口水。用手捏起一块,能感觉到它的柔软和弹性,蘸一点酱油蒜泥,放进嘴里,细腻的口感和浓郁的味道瞬间在舌尖散开。

    另一道必不可少的菜便是炖活鱼。

    北方的冬天特别寒冷,鱼为了过冬会额外囤积脂肪,所以冬天的鱼格外肥硕。

    鱼要买江鱼,尤其是江鲤鱼最好。

    把鱼的鳞片和腮去掉,在鱼身上划两刀,抹上少量的盐。盐粒在鱼身上泛着微微的白光,仿佛给鱼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但是很快便融化在鱼的皮肤表层,浸入鱼肉里。

    接下来要把大片的姜、大段的葱和大粒的蒜切好,塞进鱼肚子里,再用老黄酒把鱼腌制起来。此时,鱼身上散发着姜、葱、蒜的混合香气以及老黄酒的醇厚味道,这样腌制一会,鱼身上的土腥味便不复存在了。

    五花肉选三肥两瘦的部分,切成薄片。

    灶膛生起火,铁锅灶烧热后放入黄豆油,把腌好的鱼擦干水分,放进锅里用中小火慢慢煎至定型。鱼在锅里发出“嗞嗞”的声音,鱼皮渐渐变得金黄酥脆。然后就可以小心翼翼地翻面,这样可以保证鱼皮不破也不粘锅。

    煎好的鱼先盛出来,用锅里剩下的油炒五花肉片,炒到油脂出来,加花椒,八角,干辣椒,翻炒一会,再加入一半切碎的大蒜粒和两勺黄豆酱。

    黄豆酱是叶宵的祖母亲手制作的,由于酱块、温度、盐分等因素的不同,每家的黄豆酱味道都不一样。而叶宵祖母做的酱,颜色红亮,散发着浓郁的酱香,让每一个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老太太一辈子被人称颂的三手绝活便是如此:蒸面食,腌酸菜,做黄豆酱。

    但是叶宵一个也没有学会。连皮毛都没有学到。

    锅里的食材炒出香味后,把鱼重新倒回锅里,沿着锅边淋上两勺陈醋,提鲜去腥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鱼的香气。再加上一勺糖,鲜上鲜。接

    着加水盖上锅盖,慢慢炖煮。大火把锅烧开,然后转成小火炖半个小时以上。这时,锅里的汤汁翻滚着,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这时候就可以向锅里添加配菜了。

    秋天菜园子里收获的绿莹莹的白菜叶子,早已泡发好的红薯粉条,还有用黄豆换回来的色泽微黄的卤水老豆腐,依次加到锅里。继续炖煮半小时,直到粉条成熟。

    此时,锅里的菜肴呈现出一幅极为诱人的画面。江鲤鱼静静地躺在白菜、粉条和豆腐之间,仿佛一位尊贵的王者被臣民簇拥着。白菜叶子翠绿欲滴,经过炖煮后,变得更加柔软,边缘微微卷曲,散发着清新的蔬菜香气,红薯粉条晶莹剔透,在汤汁的浸润下愈发爽滑,每一根粉条都吸饱了鱼的鲜美、白菜的清甜以及调料的浓郁味道。卤水老豆腐色泽微黄,豆腐的豆香与其他食材的香气相互交融,散发出一种醇厚而质朴的味道。

    在火候的作用下,锅里咕嘟咕嘟地煮着,声音欢快而富有节奏,仿佛是一场美味的交响乐。

    掀开铝制的大锅盖,一股浓郁的鱼香扑鼻而来,那是江鲤鱼特有的鲜美味道,混合着煎制后的焦香和炖煮后的醇厚。还带着白菜的清新豆腐的豆香,祖父将锅里的食物一股脑盛到一个盆里,然后抓了一把蒜粒、葱花和香菜撒在菜上,这道炖活鱼就可以上桌了。

    这道菜是叶宵祖父的拿手好菜,记忆里,他总是第一筷子挖掉鱼的眼睛,喂给叶宵。

    “吃鱼眼,对身体好。”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吃啥补啥,吃鱼眼会对视力有帮助。

    接下来,外公会夹一筷子鱼腮下面的一块肉,祖父说,这块肉叫月牙肉,是鱼身上最爽滑、最鲜嫩的一块肉。

    这一块月牙肉,他总是默默夹到祖母的碗里。而每每这时候,祖母总是会回敬一个白眼,说道:“可显着你了,我不会自己夹?”

    她嘴上说着不中听的话,手上却默默用筷子扦起鱼肚子上的一块腩肉,丢到外公的碗里。

    外公乐呵呵地笑着夹起这一口鱼腩,填进嘴里,鱼腩肉是鱼身上最柔软的一块,肥美无刺,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后,几乎入口即化。

    祖父咂咂嘴,又嘬了一口高粱小烧,眯起眼睛说道:“就是鲜呐!”

    和城里过年的习俗大不相同,乡下除夕最为重要的年夜饭是在晚上享用的。

    叶宵清晰地记得,平日里从来不抽烟的祖父,在这一天晚上会郑重地点燃一支香烟。

    他用嘴叼着香烟,将一挂鞭炮用绳子系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为了防止香烟熄灭,他不得不生隔一会儿嘬上一口烟,只是不太会抽烟的祖父时不时便会被烟雾呛到,看起来有一些笨拙和生疏。

    那香烟在黑夜中闪烁着微弱的红光,屋外天气寒冷,祖父时不时地搓搓手。他的眼神中满是期待,不时地透过玻璃望向屋里那座老旧的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