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575章 京旗子弟那些事

第575章 京旗子弟那些事(1/3)

    光绪彻底摆烂了,整个人如同泄了气的皮囊,瘫在龙椅上,眼神空洞地望着殿顶的彩绘。

    幼时启蒙,师傅讲授明史,说到崇祯皇帝闹出“天价鸡蛋”的笑话,以及他那打一个补丁就耗费百姓一年开销的“节俭”时。

    小光绪曾嗤之以鼻,觉得这皇帝不是傻就是笨,简直没有脑子。

    可等他真正坐上这龙椅,亲手触碰这帝国的肌理,才惊觉当年没脑子的,竟是自己!

    百姓家的鸡蛋,围个篱笆,撒把烂菜叶,母鸡下了蛋随手一捡便是。

    但皇帝吃的鸡蛋,从鸡开始就得讲究。

    鸡舍要干净体面,吃食得是精挑细选的菜心,偶尔还得掺点人参补品壮壮气。

    捡蛋不能随便捡,得挑黄道吉日,由那未经人事的宫女,小心翼翼拾取,再用上好的绸缎包裹,一路恭敬送入宫闱。

    这排场,这流程,鸡蛋它能不贵吗?

    再说那衣服补丁。百姓随便找块旧布缝上便是。

    但皇帝能吗?

    必须选用顶级的料子,请手艺最精湛的绣娘,用金线银丝,一针一线绣出朵花来。

    光绪不是没想过改,他厉声质问过,也试图彻查过。

    有用吗?

    有点,但不多,如同扬汤止沸。

    他试想过,下令让太监直接去市集采购那几文钱一枚的农家土鸡蛋。

    结果呢?

    那户农家的鸡蛋立刻就成了“皇家特供”,再也无法流向市场。

    而若想供应整个宫廷,怕是得搜刮整个京城的鸡蛋才行。

    届时,非但京城百姓吃不上蛋,恐怕全天下的鸡蛋都会因违制。

    你什么身份,也配和皇上吃一样的蛋?

    在这大清朝,连说句“明天”都可能被曲解为怀念前明,吃个和皇帝一样的鸡蛋,那还了得?

    至于穿补丁衣服示人,更是想都别想。

    底下人会怎么想?

    是国库空虚,还是皇上您的内帑见底了?

    我大清已经穷到这份上了吗?

    皇上都穿得破破烂烂?

    越是落魄的富人,越要撑起门面。

    有钱时可以节俭,没钱时反而要显得阔绰,否则,债主、合作伙伴立刻就会蜂拥而至。

    这些事,并非完全做不到,但通常只有开国之君,或是乾纲独断的雄主方能推行。

    像光绪这样空有帝号,实权有限的橡皮图章,大臣们有的是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他寸步难行。

    ~~~~~~

    促使光绪摆烂的,还有两件糟心事。

    头一件,便是立汉家女为后之议。

    他本以为最大的难关是说服慈禧。

    没想到慈禧这次竟异常开明,真的放手让他自己决定,并未像历史上那般明放实攥。

    “皇帝想做什么就去做,额娘不拦着,也不会使绊子。”

    然而在娶汉女一事上,朝廷却炸开了锅。

    满洲八旗、蒙古八旗表面不反对,但隐隐拱火。

    因为他们清楚,有比他们更急的——汉八旗和不在旗的汉臣。

    汉八旗觉得,自家女儿既在旗又是汉人,两全其美,最合适不过。

    不在旗的汉臣则坚持,要娶就娶纯正的汉家女,方能彰显朝廷革故鼎新、团结天下的决心。

    两派人马从朝堂辩论发展到当庭斗殴,最后互扣“汉奸”的帽子,吵得不可开交。

    汉奸一词在清朝有三种含义:汉人奸臣、投降清朝的汉人。

    第三种,则是道光年间,随着外国入侵,这个词开始泛指背叛国家,为洋人效力,从事刺探情报等破坏通敌活动的中国人。

    第三种含义,比较接近今天的含义。

    ~~~~

    第二件,便是军机处那场蹊跷的“意外”大火。

    就在满蒙汉大臣吵得最凶时,军机处值房“不慎”走水,烧了个一塌糊涂。

    光绪看着那冲天的黑烟,心彻底凉了。

    他索性甩手不管,让他们吵出个结果再来禀报。

    经此一事,光绪忽然就明白了,为何历史上有些亡国之君,在天下鼎沸之际,仍以为海晏河清,继续醉生梦死。

    皇帝深居九重,了解外界的渠道,无非是臣子的奏章和身边人的汇报。

    皇帝是天子,却也是普通凡人,他没有分身术,无法去市井乡野探访真相。

    所以,臣子想要蒙蔽圣听,说起来复杂,做起来却未必多难。

    历代有为之君,为打破这层信息茧房,往往会建立一套独立于官僚体系之外,直属于皇帝的情报组织。

    这类组织在史书上,通常被冠以“特务机构”之名,名声大多不佳。

    此类机构若运作良好,确是皇帝洞察天下的利器。

    但它们同样由人组成,有私心,会腐败。

    雄主尚能驾驭,一旦皇权式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