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367章 多管齐下

第367章 多管齐下(2/4)

  仅仅一年时间而已,足足万亿台以上的通用型机器人和众多智能机械便降临到了G76a行星之上。

    依照这颗行星的地形,一座又一座大坑迅速开挖。

    这种大坑,每一个都有至少1万米以上的深度,面积有1平方公里以上。

    在挖掘到底部后,李青松还会分层向四周延伸,至少延伸到100平方公里的面积才会停下。

    每挖一个这种大坑,李青松需要移动的土方量便有10立方公里,约260亿吨以上。

    据李青松估算,地球上鼎鼎有名的泰山,其总质量也仅有约2700亿吨左右。此刻,每挖一个这种大坑,李青松便等同于移动了十分之一座泰山的质量!

    但此刻,李青松在这颗星球上所挖掘的大坑,数量足足有200万个以上!

    大坑挖掘完毕之后,生产自其余星球和这颗星球本土的众多类似水泥的特种加固材料便灌注了进去,将所有空腔区域填满。

    这些材料很快便会凝固,具备极高的强度,并最终形成一个“底座”。

    便在这底座之上,李青松开始了行星推进器的建设。

    一座又一座如同擎天利剑一般,高度有一万米以上,半径在5公里以上的巨型行星推进器逐一建成,密密麻麻,让这颗行星如同变成了一只刺猬。

    这一项工程是如此之浩大,就算以李青松的工业实力,也足足忙碌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完成。

    之后,这所有的行星推进器在李青松的命令之下统一启动。

    来自众多聚变电站的能量汹涌而来,将之前挖掘大坑挖出来的那些土方破碎之后的粉末,通过电磁加速机制加速到了每秒钟数万公里的速度,然后向着太空之中剧烈喷出。

    数百万座巨型行星发动机同时启动,同时喷射,下一刻,在这颗行星之上便出现了一条巨大的慧尾,向着太空深处快速延伸。

    粗粗计算,李青松便得知,这颗星球自转的总动能大约在2.38*10^28焦耳。

    这股能量是如此之巨大,假设有某种方法可以将其全部转移走,拿到地球上用于煮沸海水的话,那么,它可以将地球上的所有海水全部煮至完全汽化足足六次!

    而李青松现在所需要做的,便是将这些能量完全抵消掉,让它不再自转。

    伴随着行星发动机的启动,伴随着汹涌的能量澎湃而来,对这颗星球地表展开挤压,这颗星球上立刻开始出现剧烈的地震,一次又一次,连绵不绝。

    火山也开始喷发,无穷的烟尘滚滚而来。同时,高山崩塌,峡谷填平,天翻地覆。

    最终,在这巨大的反作用力之下,这颗行星的自转被慢慢的刹停,开始以一面始终面对着恒星,另一面始终背对着恒星。而这颗星球地表已经几乎全部被熔岩所覆盖。

    因为它自转的能量与行星推进器的能量相互抵消,已经转化为了热能。于是这颗星球的地表便被全部融化了。

    幸好李青松的行星推进器足够坚固,性能足够好,才能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工作下去。

    刹停了这颗行星的自转,下一步要做的便是挤压它的轨道。

    通常来说,更为经济的方式应该是减慢它的公转速度,这样一来,它便会在恒星引力的作用之下慢慢下坠。

    这种方案虽然简单经济,但有一个问题,那便是太慢了。

    李青松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那就采取更为快捷直接的方式。

    直接挤压它的轨道,直接把它压到恒星里面去!

    200万台行星推进器再次全体启动,向着恒星的方向全力推动。

    这一次,因为与恒星光压、辐射压方向相同的缘故,200万台行星推进器喷射的尾焰未被恒星吹散,而是仍旧维持着较为笔直的状态。

    于是,从这颗行星上延伸出来的巨大“慧尾”,便像是一柄利剑一般,直直延伸出了几十亿公里的距离,甚至于将其余的几颗大行星都笼罩在内,纵然间隔万亿公里远,都能清晰看到。

    就像是飞行在空中的弓箭被狠狠砸了一下一般,这颗星球的公转轨道骤然降低。基于恒星引力,它的公转速度便开始提升。

    它的环绕轨道逐渐从之前接近标准圆形的椭圆,变得越来越扁。

    它的近日点距离恒星越来越近,远日点则越来越远。

    最终,它的近日点缩短到了距离恒星仅有几十万公里的距离。

    这颗恒星的半径此刻已经膨胀到了约5000万公里。如果将其缩小到地球大小,那么这颗行星的近日点换算过来,距离星球表面就仅仅只有50公里左右!

    而恒星与星际空间之间其实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的,李青松仅仅是将这颗恒星大气层之中,恒星物质密度达到某个标准的地方当做了分界线。

    在这个分界线之外同样也有恒星物质。

    此刻,既可以说这颗行星距离恒星还有几十万公里,但也同样可以说这颗行星已经进入到了恒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