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81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第281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6)

……

    且说曹仁在南郡,终日提心吊胆。

    因为他接到了一个比当年守汝南还要艰巨的任务。

    ——守荆州!

    当年守汝南时,自己至少后背还有援军。

    若非使关羽掘了淮水,淹了七军将士,他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而如今,荆州的情况比之当年汝南形势更加严峻!

    曹仁手中只有襄阳、江陵两座孤城!

    南郡、南阳看似还在曹操手里,实则其他的城邑根本抽调不动了。

    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曹仁深感自己身上责任之重大。

    每日使人探听江上情报,问齐军何时回来。

    这日,探马回报说,东吴周瑜领军来犯江陵。

    曹仁忙问:

    “齐军来否?”

    答说,“未来。”

    哦?

    齐人没来,吴人来了?

    曹仁蹙起眉头,虽不知齐军那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但还是命人加强了戒备。

    周瑜领军到江陵,观地势,见江陵城高池深,并不易取。

    乃一指舆图,对诸将说道:

    “夷陵者,江陵之噤喉也。”

    “若得之,可制曹仁。”

    周瑜放弃了直接强攻江陵的打算,而是改命凌统率精兵三千。

    逆江而上,往取夷陵。

    因赤壁大败,曹操失去了对荆州的控制力。

    荆州其余城邑本土守将,大多丧胆。

    听说吴人来取夷陵了,主动弃城走了。

    于是等凌统领兵到时,夷陵已是一座空城、

    凌统乃兵不血刃,白捡了一份功劳。

    正要报周瑜时,忽有一将,打西边而来。

    凌统命拦之,一问才知此人名叫袭肃,是一位益州将领。

    因在益州犯了事儿,待不下去,走投无路,这才率部来投荆州。

    凌统将袭肃接纳,报给周瑜。

    周瑜以袭肃初降,其心难测为由,打算将袭肃部曲编到横野中郎将吕蒙麾下。

    当然,说是改编,实则就是想剥夺袭肃的兵权。

    同时又照顾了手下人。

    吕蒙固辞,说道:

    “袭肃此人颇有胆略,今慕义远来,只当益其兵,而不宜夺之。”

    在吕蒙看来,袭肃没什么好怀疑的。

    人家既然主动来投,就该给他增兵,为何还要夺他的兵权?

    周瑜闻之,大善其言,将袭肃兵马尽数归还。

    袭肃甚为感激,乃与凌统并力守备夷陵。

    早有人将夷陵失守之事,报与江陵的曹仁。

    曹仁急聚众将商议:

    “夷陵虽是小邑,然实扼江陵上游。”

    “若失之,我军必腹背受敌。”

    “谁敢去救夷陵?”

    部将牛金自告奋勇,曹仁益其精兵五千。

    牛金领兵而去,四面围住,猛攻夷陵。

    凌统见敌众我寡,急令军士坚守,又遣心腹之人趁夜突围求援。

    夷陵告急,周瑜聚众商议,谓众人道:

    “我所以取夷陵者,是为断曹仁掎角之势,好专心去取江陵。”

    “曹仁知我用意,故命牛金率兵发难。”

    “吾意亲往去救夷陵。”

    程普急止之:

    “夷陵小邑,弃之可也。”

    “当集全力以抗曹仁主力!”

    吕蒙忙道:

    “夷陵尚有凌公绩人众困在城中,不可不救!”

    周瑜颔首,顾谓普曰:

    “程公可守大营,吾当亲往救之。”

    程普冷声笑道:

    “黄口孺子,轻动大军,若败,有何面目见吴侯?”

    此言一出,左右皆失色。

    周瑜不以为忤,又问吕蒙谁可以守大寨。

    吕蒙乃进言道:

    “都督可留陆伯言守大营,蒙与君同去救夷陵。”

    “解围释急,势亦不久。”

    “蒙保伯言能十日守也。”

    周瑜然其言,对诸将说道:

    “十日之内,必解夷陵之围。”

    遂留陆逊守寨,亲率精兵八千,星夜驰援。

    行至夷陵时,周瑜凭高而往,见曹军阵型散乱,大喜说道:

    “此天赐良机也!”

    当夜便命陈武率死士三百人,潜入敌营纵火。

    又命吕蒙伏兵于东,自引大军从西杀入。

    牛金措手不及,大败而走,遗下战马三百余匹。

    此役,吴军大获全胜。

    既解了夷陵之围,又使得周瑜控制了江陵上游。

    既救出凌统,周瑜勉其忠勇。

    然后趁势渡江,驻兵北岸,与曹仁相持。

    曹仁败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