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95章 刘备大宴玉龙台,李翊吟诗抒情怀

第295章 刘备大宴玉龙台,李翊吟诗抒情怀(1/6)

    刘备平静地询问众人。

    众人面面相觑,跟刘备共事这么许多年。

    大伙儿也了解他的脾性。

    虽然刘备的性格是喜怒不形于色,但当他问政时,多是表现出虚心求教的态度。

    而当刘备脸上平静如水时,就说明他心中已有计较。

    问大伙儿意见,完全就是走个过场。

    见众人迟迟不发言,刘备这才开口:

    “……善,诸卿既无良策,寡人当独断之。”

    “那寡人就自行决定了。”

    “寡人观李翊新政,实乃增殖人口之善政。。”

    “曹魏虽行此策而失于苛暴。”

    “然正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取其利民之髓,去其虐民之弊。”

    “至于具体该如何实施么……”

    刘备微微一顿,缓声道:

    “寡人将亲赴河北,与李丞相详议施行之方。”

    众人一怔,齐王竟想亲自去一趟河北?

    有不解其意者,或谏曰:

    “即是丞相提出方案来,而大王又欲推行新政。”

    “只管让丞相给出具体章程来即可。”

    “大王千金之躯,又何必亲自去一趟河北?”

    刘备乃解释道:

    “寡人离开河北已有许多年岁,今正好去巡县视察那里的民生,看看具体如何。”

    “一来可考察河北政绩,二来与李相商议新政具体事宜,三来与李相叙旧。”

    “有此三便,寡人当有此行。”

    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巡县狂魔,特别喜欢实地考察官员政绩。

    为此,庞统、蒋琬都差点儿被埋没。

    这可能也跟刘备的出身有关系,从底层上来,所以也喜欢回到底层中去。

    计较已定,刘备乃以齐王命令下诏,王驾将幸河北。

    留王世子刘禅监国。

    当然,此时的刘禅年仅七岁。

    七岁自是监不了国的,故由太傅鲁肃辅之。

    刘备此举,亦是想早早培养刘禅独当一面的能力。

    ……

    建安十三年春,刘备王驾正式起行。

    张飞率徐州军三千精锐,随行护驾。

    陈到掌管禁军一千,一同护驾。

    此前掌管禁军的本是翊军将军赵云,自赵云去了荆州后,便由陈到接领此任。

    许褚领虎贲卫三百人,贴身保护刘备安危。

    简雍、王朗为随行参赞。

    王驾浩浩汤汤向北,中间路过青州。

    刘备顺道还考察了一下青州的政绩。

    武备有关羽主持,自无差池。

    而文治,又有孔融当差。

    孔融本就是青州旧人,回到青州后,也是修复城邑。

    崇学校,设庠序,举贤才,显儒士。

    青州作为齐鲁旧地,被孔融打造成了礼仪之邦,士大夫的乐园。

    刘备一一勉之,重赏各级官员,继续向北。

    早有人报知李翊,李翊闻讯后,即通知了河北一众文武高级官员。

    武将者,包括张郃、高览、徐晃、张辽等辈。

    文官者,包括荀攸、徐庶、甄尧、辛评等辈。

    这一项文武名单,势力分配相当均匀。

    武官如张郃、高览都是河北本土将领。

    徐晃、张辽则是徐州旧将。

    文官如荀攸是徐州旧臣,徐庶则是新提拔起来的后起之秀。

    甄尧是本地豪族出身,辛评则是河北旧臣。

    李翊在河北的用人,大抵使各方势力均衡,以方便自己统治。

    待得知王驾将至以后,李翊乃下令使清河至南皮一带,以黄土垫道。

    百里内张灯结彩,老幼皆授《迎驾礼册》。

    使专门的官员,教授这些人礼仪。

    使其知道等刘备到来时,该如何欢迎王驾。

    中间有不少百姓,都暗自埋怨,说李相此举未免太过繁琐。

    迎王驾,直接跪地叩拜不就行了么?

    用得着这么麻烦吗?

    但继承官吏纷纷言道:

    “丞相之意,勿使尔等惊扰王驾。”

    “故令我等来教授尔等礼仪,汝等宜好生配合。”

    “若是延误了相府工作,当拿尔等问罪。”

    众人喏喏称是,虽心中有些怨言,但也能勉强接受。

    约过了一月。

    比及王驾至清河畔时,刘备忍不住下了车辇来走路。

    “……自灭袁绍以后,寡人已许久不曾来河北了。”

    “李相所治之地,果非他郡可比。”

    于是,继续向前。

    但见道旁农夫献新麦于道左。

    刘备便蹲下身子来,亲切地握着那名农夫的手,询问今年收成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