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417章 我见李相多智而近妖,料见孔明应如是

第417章 我见李相多智而近妖,料见孔明应如是(5/6)


    帐帘掀起,曹真与夏侯霸已大步走入。

    曹真一身锃亮甲胄,与帐内药石之气格格不入,他拱手笑道:

    “仲达兄,闻兄贵体欠安,真特来探望。”

    “怎病至如此模样?”

    他面上虽然关心,目光却如鹰隼般,细细扫过司马懿面容与榻边秽物。

    司马懿剧烈咳嗽数声,勉力抬手还礼,声音微弱却清晰:

    “有劳……大都督挂心。”

    “老夫年迈,偶感风寒,累及大军,愧不敢当……”

    “子元他……”

    提及司马师,他适时哽咽,老泪盈眶。

    悲戚之情溢于言表。

    更显舐犊情深,反倒让人不忍怀疑。

    曹真假意宽慰:

    “仲达节哀,司马小将军为国捐躯,英名永存。”

    “还望保重身体,军中大事,尚需仰仗老将军。”

    他环视帐内,见兵器架擦拭如新。

    案上军报堆放整齐,心下略疑。

    司马懿喘息道:

    “大都督放心……待老夫稍愈。”

    “必亲往辕门……整军经武,以报国恩……”

    言毕,

    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似要将五脏六腑都咳出来。

    司马昭在一旁适时递上药碗,动作沉稳,面露忧色却无慌乱。

    曹真又虚言问候几句,见探不出更多破绽,便起身告辞。

    司马懿执意要司马昭代送至帐外,做足礼数。

    一出大营,

    曹真脸上悲悯顿消,转为冷峭讥诮。

    他对身旁夏侯霸低语道:

    “仲达此獠,分明已病入膏肓,油尽灯枯。”

    “却还要强撑场面,怕我夺他兵权耳。”

    夏侯霸皱眉:

    “大都督,司马懿虽败,余威尚在。”

    “其子司马昭亦非庸碌之辈。”

    “我等当如何应对?”

    曹真翻身上马,回头望了一眼那座寂静的中军大帐,冷笑道:

    “急什么?诸葛孔明一把火,虽未取其性命,却已烧断他的根基。”

    “丧子之痛,重病缠身,他还能撑得几时?”

    “我等只需静观其变,待其自毙。”

    “届时,这汉中兵马,自然尽归我手。”

    “传令下去,各部谨守营寨。”

    “无我将令,不得妄动!”

    言罢,扬鞭策马而去。

    夏侯霸紧随其后,心中却隐隐觉得。

    帐中那垂死的老者,目光深处似有一丝难以察觉的寒光,如蛰伏之蛇。

    司马懿这老鳖,似乎还在憋着大招没出。

    而帐内,听得马蹄声远,司马懿仿佛瞬间被抽去所有力气。

    瘫软在榻上,唯有一只手死死攥住被角,指节发白。

    他望向虚空,喃喃如呓语:

    “子元……曹真……诸葛亮……”

    “好,好得很……”

    一旁司马昭垂首而立,眼中悲愤与决然交织。

    司马懿病卧帐中,气息奄奄,然心头明镜也似。

    他深知曹真如饿狼环伺,只待自己咽气,便要吞并司马氏根基。

    这一日,

    药盏方罢,他紧握司马昭之手,目射寒光:

    “曹子丹欺我病笃,然虎死威犹在。”

    “吾当效重耳在外而安之计,诱其入彀。”

    司马懿知道自己命不长了,

    但绝不能让曹真在自己死后,夺了自己的兵权。

    因为曹家人肯定不能像司马家人那样,尽心竭力的北伐。

    于是,司马懿强撑病骨,令左右以锦袍裹身。

    乘肩舆,直入曹真大帐。

    曹真正与夏侯霸议事,见司马懿至,心下惊疑,面上却堆起关切:

    “仲达兄病体未愈,何故亲临?”

    司马懿颤巍巍拱手,声音虽弱却字字清晰:

    “大都督……诸葛亮分兵运粮,陇西有支偏师露了破绽。”

    “此天赐良机,愿与都督合兵击之,或可扭转战局。”

    曹真捻须冷笑:

    “诸葛多诈,安知非诱敌之策?”

    “仲达兄莫要病中误判。”

    “老夫以项上人头作保!”

    司马懿陡然提高声量,随即剧烈咳嗽。

    “彼运粮队旌旗不整,士卒疲敝……咳咳……”

    “老夫详查旬月,绝无差池!”

    “若都督疑惧,懿愿亲为前锋!”

    曹真暗忖:老贼欲拼死一搏挣军功,我且坐观其败。

    便假意应承道:

    “既如此,真为兄压阵。”

    “若果有战机,必挥师接应。”

    三日后,渭水之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