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424章 邓艾继司马丞相遗志北伐中原,陆逊与姜维、郭淮联手,大破魏军

第424章 邓艾继司马丞相遗志北伐中原,陆逊与姜维、郭淮联手,大破魏军(6/7)

,恐难完全禁绝。”

    姜维默然片刻,忽道:

    “传令全军,暂退三十里下寨。”

    “来日再图破关之策。”

    而此时阳平关上,邓艾已是精疲力尽。

    司马昭亲自为邓艾包扎伤口,见其浑身创伤,不禁叹道:

    “今日若无先父所制连弩,恐阳平关已失。”

    邓艾苦笑道:

    “吾自负知兵,今日几为陆逊、郭淮所算。”

    “若非二公子机警,后果不堪设想。”

    遥望关下汉军连营,邓艾神色凝重:

    “此战虽败,然天下之争,方兴未艾。”

    “来日再与姜维决个高下!”

    与此同时,

    麴山城中,已是人间地狱。

    句安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城头巡视,所见皆是奄奄一息的士卒。

    城内存粮早已告罄,战马也已宰杀殆尽。

    昨日又有一百三十七名士兵在睡梦中再未醒来——不是死于刀剑,而是亡于饥寒。

    “将军……”

    一个虚弱的声音从墙角传来。

    句安走近,见是一名年仅十六七岁的少年士兵,面色惨白如雪。

    “援军……何时能到?”

    句安喉头哽咽,无法作答。

    他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雪花飘落在他的脸上,冰冷刺骨。

    回到军帐,众将齐聚,个个面如死灰。

    副将王韬声音嘶哑:

    “将军,城中能站立的士兵已不足三千。”

    “若再守下去……”

    另一将领接口:

    “邓都督若来,早该到了。”

    “恐怕……”

    句安缓缓闭目,脑海中浮现出出征前邓艾的嘱托:

    “麴山二城,关系北伐大计,望将军死守待援。”

    死守待援……可援在何方?

    当夜,句安独坐帐中,面前摊开地图,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亲兵送来半碗稀粥,这是城中最后的存粮。

    “将军,用些粥吧。”

    句安挥手:

    “分给伤兵。”

    三更时分,句安终于做出决定。

    他召集众将,声音低沉而坚定:

    “明日……开城。”

    众将默然。

    副将泣道:

    “将军!我等愿与城池共存亡!”

    句安摇头,眼中含泪:

    “吾亦愿战死沙场,以全忠义。”

    “然城中数千将士何辜?岂能随我等葬身于此?”

    翌日清晨,麴山城门缓缓开启。

    句安率众将卸甲出城,面向汉军营寨单膝跪地。

    陆逊、郭淮并骑而出。

    见句安等人形销骨立,不禁动容。

    句安双手奉上佩剑:

    “败军之将,不敢言勇。”

    “唯愿将军善待城中士卒,句安任凭处置。”

    陆逊下马,扶起句安:

    “将军坚守孤城,力尽而降,非战之罪也。”

    “吾必奏明朝廷,厚待将军及麾下将士。”

    同日,

    洛阳皇宫内,太子刘禅正在偏殿与近臣宴饮。

    忽闻殿外传报:“

    雍州八百里加急捷报!”

    刘禅醉眼朦胧,挥手道:

    “呈上来!”

    内侍展开军报,高声诵读:

    “雍州刺史陆逊上表:麴山已克,句安率众归降。”

    “邓艾败走阳平,损兵万余……”

    刘禅闻言大喜,举杯道:

    “好!好!我军对魏军连连取胜,已形成强大血脉压制!”

    “看来灭蜀……不不,灭魏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刘禅这段时间压力也是巨大。

    因为父皇把灭蜀重任交给了他。

    这很有可能是父皇对他最后的考验。

    同时,一旦灭了魏国,那对刘禅个人的君主威望也是极大的提升。

    席间众臣纷纷附和,唯有坐在角落的李翊眉头紧锁。

    这位须发皆白的相父突然拍案而起,声震殿宇:

    “太子何出此言!”

    满殿寂然。

    刘禅手中酒杯险些跌落,酒醒大半。

    李翊大步走到殿中,须发皆张: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太子身为监国,岂可轻言战事?”

    刘禅慌忙起身:

    “相父息怒……”

    在刘禅的记忆中,相父的脾气其实是相当好的。

    但唯独言及军事时,他便变得非常严肃。

    李翊目光如炬,环视殿内诸臣:

    “尔等可知,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