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虎贲郎 > 第743章 不啃骨头

第743章 不啃骨头(1/2)

    晋阳,太师公府。

    西阁之内,赵基如同往日一样,研究着各方军情。

    目前来说凉州后续收尾工作还是比较平顺的,没有发生军队叛乱裹挟俘虏制造更大范围动乱的恶劣事情。

    京兆尹裴茂作乱一事也顺利落地,并没有在三辅、弘农以及河东地区引发出像样的波动。

    这让赵基不由得生出一种唯军事胜利论的错觉,仿佛只要不断地打胜仗,就能平息、延缓各种矛盾的爆发。

    可他很清楚,持续不断地胜利就像一个不断挥舞木剑斩击灌木杂草的小孩,的确能吓的灌木丛中的毒蛇不敢乱动。

    若是小孩木剑折断或被卡住,又或者被毒蛇洞悉了弱点,那自会发动致命一击。

    现在还保持着对外胜率,那么木剑依旧锋利,谁也不敢冒头,拿脖子去赌这口剑到底是木剑,还是铁剑,又或者是快要崩碎的石剑。

    这种灌木之下的毒蛇,才是最难防范的。

    而此刻,赵基也只能尽力保证前线军事的顺利,免得露出破绽,引发更大规模的动乱。

    保证前线的胜利,还要保证这是一种范围可控的胜利。

    徐晃是稳重的,关键时刻也是明大局能听话并克制欲望的国之良将。

    让徐晃督率前军,大概率不会发生连战连捷,从辽东打到黄河北岸的现象。

    此刻,赵基越发感觉自己在进行一场精准的外科手术,既要割断对方的筋,还不能出太多的血。

    他在研究沙盘时,温恢快步而来:“公上,荡寇将军已到西厅。”

    “嗯。”

    赵基应答一句,扭头去看边上一直记录今日各军行军状态的张卫。

    做这种具体的事情,不需要太多、太高的主观动能和智慧。

    所以张卫能顺利完成这类任务,在幕府中枢做干臣,可比当县令长容易多了。具体的事务都有分派,做分内之事就行了。

    而县令长就要考虑方方面面的事情,需要统筹全局的眼界和能力。

    当然了,如果无心上进或恣意享乐的话,别说人,就是一条狗都能当好县令长。

    起码一条狗,搜刮财富、无故迫害吏民的手段是有限的。

    也不是故意贬低张卫,而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晋军正处于上升期,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显得积极饱满,就连工作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瑕疵。

    只要差不多能糊弄过去,那就是美好的一天。

    赵基眼神瞥来后,张卫也是立刻会意,将各军行军日志簿册合拢,放到沙盘边侧。

    随后张卫拿起带钩的长杆,将沙盘四角上空的垂幔布帘扯开,不多时紫红色的布帘垂幔就将沙盘合围,从外面根本看不见里面。

    路过的幕府掾属,哪怕扭头去看,也看不清楚什么,更别说是余光瞥视。

    厅内也有当值的卫士,赵基离去的这段时间里,没人能窥探沙盘上的机密。

    赵基快步走出西阁,阁前是石板铺彻的地面,正中是一座三尺高的小喷泉。

    喷泉水源来自西城外引入的龙山泉溪,赵基返回晋阳的这段时间,在城市建设方面没有干预、修改赵彦的方案,老爷子想怎么修城就怎么修。

    只是在此前自西向东的引水渠、排污渠体系内,赵基组织侍从亲兵从龙山架设取水。

    取来的洁净山泉水先入城中高地西端的皇后行宫,再向东引导到赵基这座如似野战军营的太师公府。

    太师公府、行宫内,以及赵彦的太傅公府,都在这段时间里建设了储水池。

    赵基这里的喷泉……用的是铜管引水,这才有了喷泉现象。

    本想给某些人用廉价铅管引水,又担心这种节省成本的方法被官吏学走,然后祸害子孙后代。

    所以也就在西阁这里,奢侈的使用了铜管。

    而喷泉造型也十分独特,是一个四五岁胖墩墩的小男孩石雕,背西向东收腰顶胯做撒尿放水的动作。

    喷泉水线超高石雕头部三尺,最后落在一群石雕的大嘴蛤蟆群里。

    这就是赵基随意提出的设计要求,下面工匠很妥善的达成了赵基的要求效果。

    自然地,赵基自然不会厌恶这股似乎有些温热错觉的山溪喷泉。

    他去见张辽前,就快步走出走廊,到蛤蟆群上空伸手洗手,又拘水搓洗脸颊,顿时整个人更感清爽。

    随后取出手巾擦拭水迹,走向正西边的西厅。

    赵基走出西阁时,张辽正在西厅廊下观赏一簇细白葡萄花;随后就看着赵基去简单洗漱纳凉,当赵基走向西厅时,张辽立刻转身俯身低头,察觉赵基走近了,张辽长拜:“末将张辽,拜见太师大司马。”

    “文远免礼。”

    赵基也不多说,必要的礼节能保持彼此之间的间距,随意打破的话,对自己不好,对张辽也不好。

    他率先步入西厅,张辽、温恢紧随他身后。

    西厅内各自落座后,温恢又快步而出,去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