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辟珠记 > 233 第 233 章

233 第 233 章(1/3)

    长公主圣驾突然降临宝台寺,没有给寺内僧人接驾的敕令,便带着浩浩荡荡的随员直奔而来。

    骑兵开道,幡幢猎猎,鼓乐齐鸣,六驾金根车一路直抵山门。内侍省宦官持拂尘、捧香炉,女官手托佛经、香烛、供器,数百人鱼贯而入。掌管佛门僧尼事务的祠部司官员,以及公主府属官紧随其后。

    宝台寺住持怀谦长老惊得手足无措,莫说提前扫洒布置,他连换身像样袈裟的功夫都没有,急急忙忙带着寺中有头脸的僧人,一路小跑迎驾。

    望着这宏大阵仗,老和尚汗流浃背,心中七上八下,不知这位至尊至贵的天人公主屈尊驾临,所为何事。她既是摄政监国公主,又是道门领袖,更有死而复生、羽化登仙等等不可思议的神通,简直是活神仙在世。

    而宝台寺只是长安城中一座普普通通的庙,既无佛门至宝,亦无知名景观。平日里莫说接待皇室,连为她执伞的太监都是自己这辈子见不到的大人物。

    前导金吾卫骑兵并未特意清道,任由百姓驻足围观。普通香客与寺中僧人挤作一团,目瞪口呆望着这声势浩大的仙人仪仗。

    公主光艳照人,头戴莲花宝冠,身着赭黄法衣——黄色法衣是道门最高等级的服饰,身着帝王专用颜色,喻示她不仅是宗教领袖,更手握人间至高权柄。

    见此威仪,怀谦等和尚早把“只跪佛祖不跪人”的规矩抛诸脑后,摆上蒲团,纳头便拜。

    公主相当客气,抬手虚扶,左右两名内侍立刻上前搀扶怀谦,同时奉上金字佛经、龙涎香、鎏金法器等供佛厚礼。

    老和尚喜不自胜,待看到公主身后的宦官捧着紫金钵盂、锦襕袈裟、金银德杖等佛门重宝时,简直欣喜欲狂,激动得以为自己在做梦。

    然而公主并没把这些圣物赐予他。她站在庭院当中四下张望,片刻后锁定了目标,朝角落里招招手。

    一个眉清目秀的小沙弥从鼓楼后探出头,小心翼翼观察她的脸色。宝珠面无表情,再次招手示意。

    小沙弥挤过人群,垂头来到她跟前,含羞带愧地小声喊了一句:“九娘。”

    宝珠见他身高已超过了自己,身上仍穿着去年在洛阳置办的僧衣,如今已破旧不堪,裤脚吊起,露出半截小腿。

    围观人群心中纳罕,不知这衣着寒酸的小沙弥究竟是何等身份,值得公主特意召见。

    四下无声,宝珠沉默不语瞪了他半晌,随后从女官托盘里抄起一根敲磬的铜制犍稚,撸起宽大衣袖,恶狠狠往他的秃脑门上敲了三下。

    只听得“铛、铛、铛”三声清越脆响,那犍稚仿佛敲在金属上,发出铜铁之声。众人皆尽愕然,纳闷这小沙弥的头是什么材质的,这么狠敲三下,他眼皮不眨,脑门上连个印子都没留下。

    十三郎自知犯错,一动不敢动,低头任由她敲打。

    敲完三记出了气,宝珠冷哼一声,扔下犍稚,从托盘上拿起华丽的锦襕袈裟,抖开了披在他身上。又将紫金钵盂、九环锡杖塞进他手里,揶揄道:“这根棍子可够长够直了吧。”

    十三郎得偿所愿,登时满脸放光,要不是一圈圈的人围着,恨不能蹦上天去。

    住持怀谦张口结舌。他依稀记得寺中挂籍的僧众中,有这么一个法号善缘的小沙弥,但寺中没有他的职位,也不供给吃喝,他一向在外面流浪化缘,万没想到公主这三件佛门重宝,竟是为他准备的。

    “功高莫过于救驾,这小沙弥曾救过我的性命。”

    宝珠转过身,挑眉看向怀谦,意味深长地道:“长老是善缘的授业恩师,功德兼隆,往后宝台寺成了皇家寺院,您将大有作为呀。”

    怀谦年逾七十,是老成人精的和尚,岂会听不出公主弦外之音?略一提点就明白了。她不知为什么要提拔这小孩儿,自己平白得了为天家抬轿的机会,好处不可估量。宝台寺时来运转,说不定佛祖跟三清打招呼了。

    他忙堆出满脸笑意,连声道:“贫僧愚钝,蒙公主青眼,惶恐之至。善缘沙弥慧根深种,前途无量,贫僧自当尽心教导,广结善缘,以报天恩。”

    大家都明白了,这名尚未受过具足戒的小沙弥,已是内定的宝台寺二当家,只等他成年,就是皇家大寺的住持了。众僧既羡且妒,不知这流浪儿哪里来的造化,讨饭的破碗转眼就换成了金钵。

    为抬举十三郎精心筹备了这趟行程,回程路上,宝珠怡然自得,嘴角扬起。她也很挂念十三郎,原想将他接入宫中。转念一想,他们师兄弟自由自在惯了,恐怕受不了宫规约束,遂又改了主意。

    回到内廷,她打算顺路去清思殿瞧一眼李元瑛,再前往上仙观监督改建搬迁进度。远远望去,只见清思殿前的毬场上站着三十多名宫女,一排排整齐列队,人人挎着包袱,一名女官正在训话。

    宝珠向于夫人问:“这是在做什么?”

    于凝华一眼望去,解释道:“二圣开恩放出去的宫人,是分批离宫的。为防她们泄露禁中秘事,离宫之前都要训导一番。”

    宝珠点点头,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