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 第547章 侯君集被弹劾了

第547章 侯君集被弹劾了(1/2)

    张阿难搀扶着李世民上凌烟阁,遥望出城的队伍,又去看李孝恭的画像,往日相处的点滴浮上心头,又看到紧接着李孝恭的杜如晦、魏征,李世民眼泪掉的更厉害了。

    “阿难,他们一个个都走了,丢下了朕……”

    张阿难知道,皇帝哭这些功臣,有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情义,也还有对自己未来的担忧。

    人看着陌生人死可以无动于衷,但跟自己共事过得人,就另说了。

    伺候皇帝多年,张阿难太了解自己这位主子了。

    皇帝根本不怕自己身后,太子坐不稳皇位,但皇帝害怕自己身后,太孙坐不上皇位。

    “阿难,你说时光若是可以倒流,倒流回武德年间,朕和太子不会这样的。”

    张阿难表示理解,往前倒退十年,皇帝不会在意这些,但如今的天下,贞观以来,灭突厥、灭吐谷浑、灭薛延陀、打残了吐蕃,唐倭之战倭人来朝,李世绩和侯君集这一去,不出意外的情况下,还会灭高句丽、新罗、百济。

    贞观的文治武功,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皇帝要是想继续更上一层楼,就是灭吐蕃,这个难度比灭高句丽强的不止一点点。

    张阿难是个宦官,但皇帝议政他在旁边伺候,他又不是聋子,对吐蕃他还是颇为了解的,吐蕃人世代生活在那块儿地,身体已经适应了那个地方的环境,大唐的战士骑马上去了,走不了几步头晕头疼,眼花乏力,直接成吐蕃人的活靶子。

    天时地利人和,第三个通过手段和谋略,是可以改变的,但前两个太难了。

    文治武功很难再更上一层楼,皇帝就会追求其他的,自己相对比较薄弱的那块儿,皇帝情感这块儿,青梅竹马的皇后,虽然早逝但不是没有,父子之情就很难受了。

    皇帝想要的父慈子孝,太子给不了,另外两个也给不了,其他几位皇子,年龄到了就送出就番,皇帝懒得去关注,就算在身边,也很难满足皇帝的需求。

    其实,如果大家都没有,也没什么,问题是太子跟自己的孩子,相处的非常和谐。

    除此之外,与太子相关的父子相处,绝对还有些他不知道的东西,让皇帝心里很不平衡。

    此刻,对于皇帝而言,正应了那一句,不患寡而患不均。

    皇帝可以没有,可以全部拥有,但很难接受同样的身份,别人有而自己没有。

    “陛下,武德年间您只是秦王,如今您是大唐的天子,过去远不及当下啊!”

    “我的意思是说,回到过去,阻止一切错误的发生。”

    李世民不满“女主武王”,但他十分佩服李治在对待儿子问题上,同样是跟皇后生下的孩子,李治的四个孩子,没有手足相残的事情发生。

    张阿难觉得不可能,除非皇帝带着记忆回去,否则的话还是会把李泰宠上天,太子和李泰还是会水火不容。

    “奴婢不曾见有人回到过去,奴婢也不知道是否可以回到过去。”

    李世民笑笑,他知道张阿难在避嫌,不过也听之任之了,皇帝近侍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张阿难不愿涉入朝局,情理之中的事情。

    李承乾带着李觉送灵回来,前方战事急报。

    李世民接到战报,脸上渐渐浮现出笑意:“大军登岸半月,侯君集破新罗和百济。”

    李承乾听罢,也为侯君集高兴,这位老爷子当年受他的连累,被斩首在长安。

    他回来之后,还是受他连累,皇帝起初拿侯君集做钓饵,原本就是要炮灰掉侯君集。

    但是,侯君集的确有将帅之才,唐倭之战起复,官复原职,这一次出征高句丽,连破新罗百济。

    “这儿还有一封奏疏,是弹劾侯君集的。”

    大军出征配有录事参军、功曹参军等职位,这些人负责记录功劳,同时也负责监督。

    在外出征的将领,提到这些人,无一不觉得是噩梦般的存在。

    运气好的,最多就是被弹劾一下子,碰到贞观皇帝这种深谙军事的,一般没啥大事儿。

    运气不好的,譬如高仙芝、封常清这类,遇到了边令诚,偏偏皇帝不懂军事还喜欢骚操作的那种,就会搭上自己的小命。

    侯君集攻破新罗百济之后,纵容士兵抢掠财宝,屠杀土著。

    (在古代这个是很正常的,大多数情况,士兵进城之后,会有三天左右的奸淫掳掠,上头允许。有兴趣的去上网查资料,兵灾比匪患恐怖多了。所以,影视剧经常会出现的一幕,城破之前,老百姓争相逃跑,不愿意留在原地。)

    当下这个时代,发生这种情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侯君集被弹劾可大可小,完全看皇帝愿不愿意追究。

    皇帝不愿意追究,随便找个借口就忽悠过去了,愿意追究,侯君集这一仗回来,很可能得不到奖赏,还要被撸掉官职。

    “承乾,你说侯君集被弹劾,我是该追究他,还是该放过他?”

    李承乾思索片刻,追究还是轻拿轻放,单纯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