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斯大林震惊,苏援工业加码!

第三百六十二章 斯大林震惊,苏援工业加码!(2/9)

 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的反应则更为内敛,但也足以显示其内心的滔天巨浪。

    他刚刚还在记录的笔尖,在“凯泽被俘”几个字旁边猛地顿住。

    一滴浓黑的墨水从笔尖渗出,迅速在光滑的纸页上晕开一小团模糊的墨渍,像一片小小的阴云。

    莫洛托夫缓缓抬起头,金丝眼镜后的眼神不再是平日的冷静与算计,而是被颠覆认知后的茫然与震动。

    镜片后的瞳孔微微放大,目光越过桌面上那份染墨的文件,空洞地投向燃烧的壁炉。

    仿佛在那跳跃的火焰中看到了远东升腾的硝烟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无畏的血战场面。

    贝利亚静静地站着,将众人的失态尽收眼底。

    他非常清楚,这份战报的价值不仅仅是一份战果清单。

    更像一柄无形的巨锤,狠狠砸在了克里姆林宫的心脏上,也砸在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基座上。

    “魔鬼的效率?”

    此时,斯大林低沉的声音响起。

    他慢慢将烟斗从嘴边移开,轻轻磕了磕烟灰缸的边缘,动作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节奏感。

    “也许吧。

    但更重要的,贝利亚,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这支精锐,他们的战斗力,是真实的吗?

    情报源头的可靠性如何,没有水分?”

    斯大林问道。

    内务部长贝利亚微微欠身,异常肯定道:“斯大林同志,情报经东线总参谋部、我方驻华军事顾问团、空军侦察判读及在港情报人员多源头交叉印证。

    细节高度一致。

    美第七舰队覆灭的消息,华盛顿方面已出现混乱迹象。

    美军第二步兵师无线电呼号消失,俘虏凯泽的身份已由其下属军官口供初步确认。

    战果……基本无水分。

    中国军队的战斗意志与战术执行力,远超我方战前评估。”

    “远超……”

    斯大林低声重复了这两个字,像在咀嚼一块坚硬的骨头。

    他踱步到会议桌的主位,但没有坐下,扫视着三位核心幕僚道:“那么,告诉我,同志们。

    你们从这个‘江陵大捷’里,看到了什么?

    尤其是你朱可夫,你是军人,说说这个伍万里。”

    朱可夫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最初的震惊中平复下来,军人的专业素养迅速压倒了情绪。

    他弯腰扶起翻倒的椅子,重新坐下,目光变得锐利而专注,仿佛在审视一张无形的战场沙盘。

    “斯大林同志,单论战术层面,这位伍万里指挥官展现出的东西,令人胆寒!

    在敌优势海空力量环伺下,敢于将核心目标锁定在重兵把守的炮台山岸防炮群,这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赌博。

    而他赌赢了!

    这需要无视巨大伤亡、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钢铁神经。

    他对精密战术协同与时机的魔鬼把握太到位了!

    整个战役分阶段实施,佯攻迷惑江陵城区的美二师。

    隐蔽穿插突破江陵港区南部防线。

    直捣黄龙拿下江陵的炮台山岸防炮群……

    这些战斗环环相扣,全部大胜。

    关键在于,他在海空军主力抵达战场的几乎同一刻,夺取了岸防炮控制权!

    这种海陆空三军对时间节点的精确协同,简直是艺术!

    稍有差池,任何一环延迟或提前,都可能满盘皆输,导致舰队或攻坚部队被各个击破。

    报告提到其攻坚部队‘伤亡惨重’,坦克不断被击毁,但攻势毫不停歇。

    在美军战机群疯狂扑向炮台山欲将其毁灭时,他指挥地面部队用所有武器对空射击,硬顶五分钟。

    这为中国海军合围舰队争取了关键的、不可逆的窗口期。

    这份为了战略目标不惜一切、承受巨大损耗的意志,是胜利的核心。

    他的闪击核心思路非常清晰!

    以陆制海,以炮台山的点破美国第七舰队的面!

    用速度、欺骗和绝对的火力集中,打垮美军中枢神经。

    这种魄力、这种对战场节奏的掌控力……

    斯大林同志,此人若在苏联军中,我愿亲自提名他晋升大将,统帅一个方面军!”

    朱可夫元帅直接站立起来,一脸佩服道。

    国防部长布尔加宁也从最初的失态中恢复过来,但声音里依然带着难以掩饰的震动道:

    “朱可夫的军事评价非常精准,但我必须补充一点,这绝不仅仅是伍万里个人的才华闪耀。

    这次战役,尤其是海战阶段和最后围歼美二师的作战,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军队一种全新的、令人不安的能力。

    那就是陆海空三军深层次协同配合能力!

    请注意细节,中国陆军空中岸防炮轰击舰队的坐标由陆军突击部队提供!

    中国海军舰炮火力支援中国陆军围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