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空军战机在海上与美军舰载机缠斗的同时,还要分兵支援地面部队突破和对溃军的打击。
这种跨军种、跨地域、即时性的火力协同、信息共享和任务配合,其复杂程度远超一般战役。
它需要统一的指挥意志、高效的通信保障、各军兵种对彼此能力和局限的深刻理解。
以及最重要的是,一种不计较自身军种得失、完全服务于整体战役目标的牺牲精神。
他们之间的默契,不像临时拼凑的联军,更像一个磨合多年的有机整体。
这种联合战役能力,斯大林同志,是现代化战争的方向,中国走在了前面。
至少在这一个战役上,远远走在了很多国家前面。
这比击沉几艘战舰、歼灭一个师本身更值得警惕……或者说,重视。”
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已经重新戴好了眼镜,但眼底深处那抹震撼仍未完全退去,接口道:
“朱可夫同志和布尔加宁同志分析的军事层面,已经足够惊心动魄。
但请允许我,从一个外交官的视角,谈谈这份战报带来的国际媒体和世界各国震撼的海啸。
同志们,想想看!
一支被西方世界普遍视为‘农民军队’的力量,在朝鲜半岛,正面击溃了最强大的美国海军舰队之一第七舰队!
成建制地歼灭了一个美军王牌主力师!
俘虏了对方的中将舰队司令和步兵师少将师长!
这三件事没有分开,是同时达到的!
这并不是一加一加一等于三的难度,这比单独出现难上百倍!
这也不仅仅是一场战役的胜利,而是一次中国军事力量格局的公开震慑!
它宣告,西方尤其是美国在东亚的军事霸权神话,被彻底粉碎了!
‘不可战胜’的光环,被伍万里的坦克和岸防炮碾得粉碎!
东京、马尼拉、汉城、西贡……
所有华盛顿庇护下的政权,此刻都在瑟瑟发抖,他们的精神支柱崩塌了。
它意味着,中国的军事力量评估,必须被彻底重写!
经过这场战火淬炼,尤其是展现出这种恐怖的陆海空协同打击能力……
客观评估,中国当前的军力,尤其是其最精锐的志愿军部队,已经具备了在东亚大陆及近海区域,击败任何一个,甚至是多个东南亚国家联合军事力量的能力!
这不是推测,斯大林同志,这是江陵港外沉没的美舰和美二师上万官兵的尸骸所证明的现实。
此战之后,无论朝鲜半岛最终结局如何,一个无可置疑的东方大国已经崛起。
中国凭借此战的赫赫武功和展现出的可怕战争潜力,其国际威望已暴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以断言,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将成为维护东亚乃至东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定海神针。”
“和平与稳定的定海神针?
莫洛托夫同志的判断有其道理。
‘定海神针’?
这很好。
这根针,现在扎在东亚,扎在美国人的痛处上。”
斯大林点燃烟斗,深深地吸了一口,让浓郁的烟雾在口腔中盘旋片刻,才缓缓吐出道。
“西方阵营除了美国,还有老牌帝国法兰西和不列颠。
他们的力量在旧大陆的根基,依然深厚。
要撬动他们,瓦解他们的联盟,需要在不同的方向施加持续的压力。
让他们流血、疲惫、顾此失彼。
而中国,现在展现出了成为远东一个极其有力支点的潜质。
他们刚刚打碎了美国人的舰炮和大炮,击碎了美国陆军的颜面。
这很好!非常好!
至于威胁?
中国的底子太薄了,重工业基础近乎于无,现代科技几近空白,连像样的国产汽车生产线都没有。
一场战役的辉煌胜利,改变不了他们一穷二白的本质。
依靠缴获几艘美国军舰和轻武器,能建立起挑战我们苏维埃联盟的军事机器吗?
简直是天方夜谭。
相反,让他们在远东顶在前面,承受美国的怒火和资源消耗,持续地给美帝国主义放血……
这难道不是最符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核心战略利益的局面吗?
一个强大到足以威胁美国东亚利益、却又在根本上依赖我们的工业和军事援助的中国,将成为我们在东方最理想的战略屏障和牵制力量。
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盟友,一个能牢牢吸引并拖住美国大量军事经济资源的远东支点。”
斯大林想了想,冷静的分析道。
他精辟的剖析,像一道强光照亮了房间,也驱散了众人心中因中国军力突然爆发而可能产生的一丝隐忧。
“斯大林同志的战略眼光无比清晰!
既然中国将成为我们在远东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