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跑到温禾面前,利落躬身,咧着嘴笑道。
“标下范彪,参见小郎君!”
温禾看着他额角的汗珠,笑着指了指旁边的石凳。
“先别急着行礼,上午值守辛苦,坐着说就好。”
说着,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郑重。
“今日朱雀门之事,多亏了百骑的弟兄们处置得当,立了功。”
范彪闻言,脸上露出几分喜色,却还是谦虚道。
“都是弟兄们分内之事,不敢谈‘立功’。再说有县子在朱雀门坐镇,弟兄们心里才有底。”
“分内之事,也该有赏。”
温禾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
“你去跟账房说,今日出勤的百骑弟兄,无论官职高低,每人赏一贯钱,就当是上午的辛苦费,另外,让伙房晚上加两个荤菜,给弟兄们补补身子。”
“每人一贯钱?”
范彪先是一愣,随即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的笑意再也藏不住。
要知道,百骑将士每月俸禄也不过两贯多,如今一场值守就赏一贯钱,还加菜,这赏赐着实厚重。
他连忙再次躬身,声音都比刚才响亮了几分.
“末将替今日出勤的弟兄们,谢过县子!弟兄们早上顶着日头站了两个时辰,回来后还忙着看守囚犯,连口热汤都没顾上喝,要是知道县子给这么重的赏,定然会高兴坏了!”
温禾笑着伸手,范彪自觉的蹲下身子,让他好能拍到自己的肩膀。
这懂事的模样,反倒是让温禾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弟兄们辛苦,这点赏赐是应该的。对了,孟周、吴生、赵磊他们三个,现在在哪?”
“回县子,他们三个现在在营中客房歇着。”
范彪连忙回道。
“上午他们跟着士子们请愿,后来县子让末将把他们带回营中安置,末将怕他们不适应,还特意让人给他们备了茶水点心。县子若是要见他们,末将这就去叫。”
“好,你去把他们叫来,我在书房等他们。”
温禾说完,便转身走向书房。
温禾刚坐下没多久,就听到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随即响起孟周的声音。
“学生孟周(吴生、赵磊),拜见高阳县子。”
“进来吧。”
温禾抬声道。
三人推门而入,躬身行礼后,才拘谨地站在书桌前,眼神里带着几分紧张和期待。
之前郑县一别,他们心里要说没期待是不可能的。
没想到遇到了高阳县子,还遇见了太子殿下和陛下。
只是那之后,他们还是一如既往,过着清贫的日子。
所以都觉得那个时候好像就是自己做了一场梦。
来长安后,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去找温禾行卷。
可一直都在犹豫。
没想到高阳县子竟然主动找上了他们。
还给予他们如此重要的任务。
温禾看着三人局促的模样,笑着指了指旁边的椅子:“坐吧,不用这么拘谨。”
三人谢过后,才小心翼翼地坐下,屁股只沾了椅子的一角,身体还微微前倾,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温禾失笑的摇了摇头,缓缓开口。
“今日在朱雀门,你们做得很好,能够挺身而出,为寒门士子争取公平,这份勇气和担当,很难得。”
孟周闻言,立刻站起身,郑重道:“县子谬赞,此事关乎科举公平,关乎天下寒门士子的前程,即便不是县子交代,学生等人得知勋贵欲暗箱操作,也绝不会袖手旁观,我等读书之人,所求不过公平二字,若连科举都不能公平,那读书还有何用?”
他说得义正词严,眼神里满是坚定,一旁的吴生和赵磊也连忙站起身,附和道。
“孟兄所言极是!我等虽出身寒门,却也知公道自在人心,绝不能让勋贵毁了科举!”
他笑着摆了摆手,让三人坐下。
“你们有这份心,很好。不过,光有勇气和担当还不够,日后若想在朝堂立足,还需有真才实学,有治国理政的本事,我问你们,你们的志向是什么?”
孟周率先开口,眼神里满是憧憬:“学生想做一名直言进谏的臣子,像魏中丞那般,敢于指出君主的过错,为大唐的长治久安尽一份力!”
温禾点了点头,魏徵是贞观朝有名的谏臣,孟周以他为榜样,足见其有报国之心。
他又看向赵磊,问道:“你呢?”
赵磊犹豫了一下,才缓缓道,
“学生以前一直在乡下读书,对朝堂之事了解不多,若是日后能够通过科举进入朝堂,学生定然会学习先贤,恪尽职守,造福百姓,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不辜负县子的栽培。”
温禾闻言,心里微微一动。
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