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和读书不同,读书只需要钻研典籍,而当官需要处理繁杂的政务,需要应对各种人际关系,需要权衡利弊,不是光有造福百姓的想法就能做好的。
他面上不动声色,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又看向吴生:“你的志向呢?”
吴生沉默了片刻,才轻声道。
“学生没有孟兄那般远大的志向,也没有赵兄那般崇高的追求,学生只想先去地方历练几年,学习怎么为政,怎么处理百姓的事情,若是能到一个县里做个县尉,管好一方治安,让百姓安居乐业,学生便心满意足了。”
温禾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吴生倒是务实。
县尉虽只是从九品的小官,即便是上等县也不过从八品上而已。
但是县尉却掌管一县治安,是最贴近百姓的官职,能在这个职位上做出成绩,远比空喊口号来得实在。
不过,他也不确定吴生这话是真心实意,还是故意说给他听的。
毕竟在官场,务实也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容易博得上位者的好感。
他没有再多追问,转而问道。
“距离春闱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准备考什么科目?”
孟周和赵磊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
“学生准备考明算科。”
温禾有些意外。
明算科主要考算术、历法、工程等知识,难度不小,而且录取人数不多,一般只有对算术有浓厚兴趣且天赋出众的士子才会选择这个科目。
而且明算科出来的,一般是去民部做主事,或者是到国子监做个算学博士。
几乎很难出头。
他看向吴生,问道:“吴生你呢呢?”
“学生报的是明经科。”
吴生低声道。
“学生对儒家经典还算熟悉,明经科相对稳妥一些。”
他有些犹豫,似乎是没什么自信的样子。
温禾知道他们觉得自己出身低,可能比不过那些士族子弟。
既然这三人这一次帮了自己这么大的忙。
自己不如也帮帮他们……
他沉吟了片刻,开口道。
“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若是你们愿意,可以搬到我府上住,这段时间,我可以帮你们复习功课,答疑解惑,或许能让你们多几分把握。”
这话一出,三人都愣住了,随即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要知道,在大唐,士子参加科举前,都会将自己的诗文呈给达官显贵,希望能得到赏识,这便是“行卷”。
可“行卷”也未必能得到达官显贵的青睐,更别说住进达官显贵的府上,得到一对一的指导了。
温禾作为正五品的高阳县子,又是陛下器重的臣子,能主动提出帮他们复习功课,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三人赫然将温禾如今才十一岁的这件事情抛之脑后了。
孟周反应最快,立刻站起身,对着温禾深深一揖。
“学生多谢县子厚爱!若能得到县子指点,学生定当全力以赴,不负县子期望!”
吴生和赵磊也连忙站起身,跟着躬身行礼。
“学生多谢县子!”
“不必多礼。”
温禾笑着摆手。
“你们都是有潜力的人,我不过是举手之劳,你们先下去休息,明天一早,我让人来接你们去府上。”
“是!”
三人再次道谢后,才小心翼翼地退出书房,脚步都比来时轻快了许多,显然是被这个好消息冲昏了头。
温禾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孟周有风骨,吴生务实,赵磊虽有些空泛,却也并非无可救药,若是能好好培养,说不定日后能帮帮李承乾。
温禾抬手舒展筋骨,胸腔里郁积的烦躁随动作散去大半。
既已决定为李承乾培养助力,春闱的麻烦便不算白扛。
待懒腰伸到极致,他眼神骤然一沉,方才温和尽数褪去,只剩冷冽、
“走,去牢房,我倒要看看,是谁敢借着士子请愿的由头,在太岁头上动土!”
话音落时,他已率先迈步,玄色衣袍扫过门槛,眼底寒芒一闪而过。跟在身后的张文啸与范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忌惮。
看得两人心头阵阵发颤,连忙加快脚步跟上。
百骑营的牢房在营区最西侧,依着高墙而建,墙头上插着锋利的铁棘。
门口两名守卫身披重甲,手按腰间横刀,见温禾过来,立刻行礼。
厚重的铁门被两人合力推开,发出“吱呀”的刺耳声响。
牢房走廊两侧的牢房大多空着,只有最尽头的一间里,蜷缩着七道身影。
温禾站在牢门外,借着头顶小窗透进的微光扫过牢内。
七人都穿着浆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头发乱得像鸡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