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夺过旗杆,对着旁边一个略通文墨的小头目吼道:
“找块白布来!
“老子已经想好称什么皇帝了!”
那小头目哪敢怠慢,慌忙找来一块白布,递给了张献忠。
张献忠弯腰捡起一块烧黑的木炭,在白布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六个大字:
古元真龙皇帝!
他看着自己的杰作,满意地笑了笑,随后将白布胡乱绑在旗杆上,随后猛地将旗杆往脚下一插!
旗杆深深插在老朱家的祖坟头上,那面简陋到寒酸的“帝旗”,在寒风中猎猎招展。
“哈哈哈!”
“从今儿起,咱老子就是古元真龙皇帝!”
张献忠站在帝旗旁,叉腰狂笑,摆出一副睥睨四方的样子。
仿佛脚下踩着的不是帝陵,而是他的金銮宝座。
见此情形,高迎祥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没想到张献忠动作如此之快,如此草率。
古元真龙皇帝?
这名号听着霸气,却也透着草莽和不伦不类。
他心中冷笑连连:
“莽夫!”
“你以为插根旗就是皇帝了?”
高迎祥压下心头不快,脸上反而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
“八大王好气魄!”
“不过称帝建国,乃是开万世之基业,名号年号,需得慎重,方能彰显正统,号令天下!”
他不再看张献忠那面可笑的旗子,转身对着手下的几个心腹将领,朗声吩咐道:
“去!”
“把城里抓到的那帮狗官,给老子押几个过来!”
“特别是那几个穿红袍的,统统押过来!”
几个将领拱手领命而去,很快,三个面如死灰、官袍破烂不堪的大明官员被推搡了过来,跪倒在废墟下。
高迎祥居高临下地看着几人,语气森然:
“你们都听好了!”
“现在本王要改元称帝,现在找你们过来,是要你们替我想想年号!”
几个官员闻言面面相觑。
称帝?而且还要在人家祖坟头上称帝?
这帮匪寇,简直无法无天!
但他们也不敢忤逆高迎祥,毕竟贼兵的屠刀可就在背后虎视眈眈。
其中一人沉思良久,试探着开口道:
“大王举义旗,诛……诛暴明,拯万民于水火,此乃……此乃再造乾坤之伟业,非寻常草创可比。”
“年号当……当显赫赫武功,昭示新朝气象,更要……更要承天应命,光耀千秋!”
他偷偷抬眼,见高迎祥面无表情,眼神却似乎有催促之意,于是心中一横,抛出了那个反复掂量、自觉最能迎合对方心思的年号:
“小人……小人愚见,大王功盖寰宇,威震八荒,正合‘兴武’二字!”
“兴者,起也,盛也;昭示大王兴起于草莽,必将开创万世之兴隆盛世!”
“武者,威也,功也;彰显大王赫赫武功,扫荡群丑,涤荡乾坤!”
“‘兴武’年号,既承袭大王武勇,又寓意新朝国运昌盛,武德充沛,天下宾服!”
他顿了顿,偷偷观察高迎祥的反应,见对方眼神微亮,似乎有几分意动,立刻趁热打铁,声音也提高了几分,
“大王!”
“昔有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其年号便是建武。”
“大王今日之伟业,犹胜光武!”
“‘兴武’二字,实乃天授,正配大王天命!”
“若大王用之,必能凝聚人心,震慑宵小,令天下英雄景从!”
“小人见识浅薄,惟大王圣裁。”
大明这帮文官干啥啥不行,但拍起马屁来,倒是一个比一个厉害。
就连素来沉稳的高迎祥听了这话,也被哄得哈哈大笑,心情舒畅:
“好好好!”
“就依你所言,改元兴武!”
高迎祥招来麾下亲兵,给那文官递上纸笔:
“听好了,你就给本王写——”
“闯天王高迎祥,于崇祯八年正月,在凤阳承天应命,改元兴武!”
“你们再仔细想想,写一篇告示,就叫‘闯天王兴武元年告示’,我要昭告天下!”
“写完先贴满凤阳城的大街小巷,我要让全城百姓都知道,大明的天,变了!”
几个官员听了是如丧考妣,写这种东西,以后他们还怎么在朝堂上混?
可没办法,贼兵的刀锋就在眼前,几人只能颤抖着双手,着手思索告示内容。
张一川和马守应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称帝?他们当然也心动。
但看高迎祥和张献忠两人的架势,他们明智地选择了暂时观望。
张一川只是默默地让自己的手下控制了一些要害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