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 第286章 丁伟的不屑,鬼子甲种师团到来

第286章 丁伟的不屑,鬼子甲种师团到来(1/3)

    第二天一早。

    鬼子在天亮后准时发起了进攻。

    这一次,鬼子不再保留,集结了主力猛攻丁伟部的弥陀山阵地。

    在昨天的进攻中,鬼子自认已经摸清楚了丁伟部的实力,相信自己全力进攻下,肯定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大量的炮弹被投送到弥陀山阵地上,弥陀山主阵地被炸的尘土纷飞。

    鬼子进攻的兵力也增加了一倍,数百名鬼子从正面进攻弥陀山主阵地。

    还有数百名鬼子从侧翼迂回进攻,配合主攻。

    主阵地上的战士们不畏敌人的炮火与工事,在钢铁与烈火的阵地上反击着鬼子。

    这一次,阵地上的一个营的战士,抵抗力度比昨天要大得多。

    丝毫不让,誓要用手中的钢枪和生命,捍卫阵地。

    “一松一紧,才能让鬼子放心,昨天我们让他们推进了两公里,但今天,我们必须寸步不让,让小鬼子知道我们的实力。”

    丁伟部指挥部内,丁伟笑着说道。

    长期和鬼子作战,他明白一个道理。

    想要钓到大鱼,既不能一直放松,也不能一直绷着鱼竿。

    放太松了鱼就会跑远,形成拔河,再粗的线都会断掉。

    而硬绷着,鱼儿就会剧烈挣扎,容易损伤鱼竿。

    只有一松一紧,一拉一扯,才是一名合格的钓鱼人。

    丁伟深谙此道,在昨天的作战中,用两公里的阵地,削弱了鬼子三百多的兵力。

    既消耗了鬼子的实力,让他们变得虚弱,同时又给了他们希望,不至于让他们过于惊慌。

    而今天,他将以强硬的姿态捍卫阵地,紧紧绷着鬼子,快速消耗对方的实力。

    同时也让鬼子放松警惕。

    这支擅自行动的联队不清楚独立支队的实力,虽然对方是擅自行动的,但不可能完全不与上级联系。

    独立支队的对手,不仅是这个联队以及关东军师团,还有岗村那个老鬼子。

    以对方的谨慎,要是这支联队打得很顺畅,肯定会产生怀疑。

    对于狡猾的鱼儿,丁伟必须要更为谨慎。

    弥陀山阵地上。

    鬼子进攻了一个上午,却没有取得多大的战果,和昨天对比差距一目了然。

    鬼子联队长也收起了自己的轻视之心。

    “这支土八路,能在关内闯下名声,果然有点实力。”

    “命令第三大队,从左翼绕过十九沟,十五沟,十二沟,绕到白毛沟,迂回到弥陀山后方,切断弥陀山支那军队的后路。”

    鬼子联队长用出了他们最喜欢也最擅长的迂回包抄战术。

    在整个抗战中,鬼子最喜欢的战术,了解历史的人都清楚,那就是迂回包抄技术。

    淞沪会战中,日军就是通过从金山卫登陆,包抄国军的侧背而取得胜利。

    南京保卫战中,日军国崎支队也是通过渡过长江,迂回至浦口切断了国军守军的退路。

    太原会战中,日军又从娘子关迂回包抄,切断了忻口一带国军的退路。

    而在徐州会战中,日军更是以十个师团的兵力南北对进,对徐州形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包围圈。

    最终致使徐州的六十万守军,最终不得不放弃徐州这个战略要地。

    总之,对于日军来说,在一次战役里,如果没有迂回包抄,就好像缺了点什么。

    迂回包抄,这看起来是一个“老掉牙”的战术。

    但问题是,日军将领一次又一次地复制这个模式,又一次次的取得成功。

    说明这个战术在国内战场确实好用。

    而这一次,鬼子联队长才一次采用了这个鬼子惯用的战术。

    而丁伟的应对的战术是什么呢?

    “我们在这里布了一个口袋阵,就等鬼子进来后,将其困住一口吃掉。”

    丁伟在指挥部内,看着沙盘地图说道。

    这个沙盘,是陈铭消耗数月,派出了大量的勘探人员,加上自己的三维立体作战地图辅助绘制制作的。

    价值超过千金,是用什么也换不回来的无价之宝。

    在沙盘地图上,清晰的标注着鬼子所在的位置,以及丁伟部其他部队的位置。

    此时,已经形成了一个口袋阵,只等鬼子进来就能守住袋口,让他们进退不得,最终被歼灭。

    而所谓口袋战术,大概就是部署一个U字形的阵法,先诱敌深入,再两翼包抄。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坦能堡战役时,东线德军就是用这个战术全歼了俄国第二集团军。

    这个阵法有一个好处,就是进可攻,退可守。

    攻的时候两翼可以像剪刀一样剪向敌军,使其两面受敌,不能兼顾。

    守的时候,又像一个旋转门,敌人攻击左翼,右翼会忽扇过来,攻右翼,左翼就会忽扇过来。

    但这样一个既然这个阵型又能攻又能守,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