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 第415章 统一战线:晋绥军、中央军为江晨挥师北上,保驾护航!

第415章 统一战线:晋绥军、中央军为江晨挥师北上,保驾护航!(1/4)

    在江晨的独立纵队秣兵历马的时候。

    另一边。

    闫老西的大帅府里。

    年过五旬的闫老西怒吼着:“娘的!江小子能拿太原,咱晋绥军难道是吃干饭的?”

    他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三道红痕:“传我命令,34军、61军还有中央军的14军。”

    “就近找小鬼子的据点打!咱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

    “是,司令!”

    ……

    此时,山城黄山官邸内。

    常凯申正对着电报眉头紧锁。

    “太原既克,山西日军必乱。”

    他指尖在电报上重重一点,对着参谋总长说道:“电令晋南中央军14军,晋西晋绥军34军、61军。”

    “即刻对当面日军发起攻势,牵制其增援太原的兵力。”

    “记住,要让世人看看,**主力尚在,绝非只能依靠地方部队!”

    “是,委座!”

    ……

    很快,两道命令顺着电线传向山西各地时,军队早已厉兵秣马。

    此时晋绥军在山西的部署呈“品”字形分布:34军驻守晋西柳林、离石一带,防范日军从汾阳西进。

    61军布防晋南洪洞、赵城一线,扼守同蒲铁路南段。

    中央军14军则驻扎在晋东南长治、潞城地区,与日军第36师团主力对峙。

    而日军在山西的兵力部署已显颓势。

    第1军下辖的第36、41师团及独立混成第3、4旅团分散在各交通线。

    太原失守后,驻汾阳的独立混成第4旅团、临汾的第41师团一部、长治的第36师团支队正准备北上增援。

    却不知一场恶战已在眼前。

    晋绥军34军115师是闫老西麾下的老牌部队。

    虽说是“师”级编制。

    实则满编不足7000人,下辖3个步兵团、1个山炮营。

    装备更是参差不齐,士兵大多使用汉阳造步枪,每连只有3挺捷克式轻机枪,山炮营仅有4门75毫米山炮,炮弹还不足百发。

    师长郭宗汾是山西讲武堂出身,打了二十年仗,最擅长利用地形打伏击。

    他们的对手是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第12大队,下辖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炮兵小队,总兵力约800人。

    日军装备有92式重机枪6挺、92式步兵炮4门,每个中队配备12挺歪把子轻机枪。

    士兵清一色的三八式步枪,还携带了20具掷弹筒。

    此时,这支队伍原本奉命从汾阳出发。

    沿汾离公路北上增援太原,却一头撞进了115师的埋伏圈。

    10月18日拂晓,汾阳西岭的山坳里弥漫着浓雾。

    115师343团的士兵们趴在冰冷的岩石后,手指扣着扳机,枪托抵着肩膀。

    郭宗汾站在山头上的观察哨里,望远镜里隐约能看到公路尽头扬起的尘土。

    日军车队来了。

    “传我命令,等鬼子先头部队过了隘口,再打信号枪。”

    郭宗汾放下望远镜,声音压得很低。

    他知道,日军的先头部队必定警惕性高,要等大部队进入伏击圈,才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七点整,日军先头的摩托车队慢悠悠地驶进隘口。

    车上的鬼子端着枪四处张望,却没发现岩石后黑洞洞的枪口。

    紧随其后的是十辆卡车,车厢里挤满了日军士兵。

    有的还在啃着饭团,有的靠在车厢板上打盹。

    当最后一辆载着山炮的卡车驶进隘口时,郭宗汾猛地举起手。

    一枚红色信号弹“嗖”地窜上天空。

    “打!”

    随着一声令下,山坳两侧的山坡上顿时枪声大作。

    343团的士兵们将手榴弹捆成束,朝着日军卡车扔去。

    “轰隆”一声巨响。

    最前面的两辆卡车瞬间被火焰吞没。

    日军士兵从车厢里跳出来,还没站稳就被机枪扫倒。

    “八嘎!!!”

    日军大队长松井少佐反应极快。

    他拔出指挥刀,嘶吼着命令部队展开反击。

    哒哒哒……

    机枪中队的士兵迅速架起92式重机枪。

    对着山坡疯狂扫射,子弹打在岩石上迸出火星。

    郭宗汾见状,立刻命令山炮营开火。

    蹭蹭蹭……轰轰轰……

    轰隆隆……轰隆隆……

    4门山炮朝着日军机枪阵地猛轰。

    虽然炮弹不多,但每一发都精准地落在鬼子阵地上,炸得日军血肉横飞。

    战斗从拂晓打到中午,日军多次试图冲出隘口,都被115师的士兵打了回去。

    藤原少佐眼看突围无望,便想派人回汾阳求援。

    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