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样一来,正面的火力就减弱了。
王仲廉抓住这个机会,命令253团全力进攻。
同时让野炮营将炮火转向日军的炮兵阵地。
很快。
253团的士兵们趁机冲过鹿砦,朝着碉堡群发起冲锋。
有的士兵抱着炸药包,冲到碉堡下,拉开引线后迅速撤离,碉堡瞬间被炸毁。
有的士兵则爬上碉堡,朝着里面扔手榴弹,碉堡里的日军惨叫声不断。
小林中佐见大势已去。
便组织残余兵力,想要从据点西侧突围,却遭到了255团的伏击。
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
张庄据点终于被85师攻克。
当士兵们将青天白日旗插在据点的炮楼上时。
王仲廉站在炮楼前,看着满地的尸体和武器,感慨道:“这一仗,打得值!”
此役,中央军14军85师伤亡2300余人,其中阵亡850人,伤1450人。
日军第36师团第223联队第1大队阵亡780人,被俘150人,仅有70余人突围逃脱。
85师不仅攻克了张庄据点。
还缴获了日军的6门山炮、8挺重机枪、30具掷弹筒,彻底切断了日军从长治北上增援太原的通道。
……
另一边。
晋绥军61军196师驻守在晋南洪洞一带,兵力约8000人,下辖3个步兵团、1个山炮连。
装备比34军稍好一些。
士兵使用汉阳造和中正式步枪。
每个连有4挺捷克式轻机枪,山炮连有2门75毫米山炮。
还有6门82毫米迫击炮。
师长姜玉贞是河北南宫人,性格勇猛,打仗悍不畏死。
曾在忻口会战中率部坚守原平,立下赫赫战功。
他们的对手是日军第41师团第234联队第2大队。
这支队伍约900人。
下辖4个步兵中队、1个机枪中队、1个炮兵小队,装备有92式重机枪7挺、92式步兵炮3门、掷弹筒25具。
该大队原本从临汾出发,沿同蒲铁路北上,准备增援太原,却在洪洞郊外与196师遭遇。
时间来到10月22日下午。
洪洞郊外的官道上。
196师586团的士兵们正沿着公路行军。
他们接到命令,前往洪洞以北的赵城设防,却没想到在半路遇到了日军。
586团团长张汉民正骑着马走在队伍中间,突然听到前方传来枪声。
他立刻翻身下马,对身边的参谋说:“快,派人去看看怎么回事!”
没过多久,侦察兵跑了回来,气喘吁吁地说:“团长,前面遇到小鬼子了。”
“大概有几百人,正朝着咱们这边来!”
张汉民眉头一皱,心想:“不好,这肯定是去增援太原的鬼子。”
他立刻命令部队展开战斗队形。
586团1营在公路左侧设防,2营在右侧设防,3营作为预备队,迫击炮连则在后方架设迫击炮。
很快,日军就出现在了公路尽头。
日军大队长山本三十次郎少佐看到前方的晋绥军,先是一愣。
随即拔出指挥刀,命令部队发起进攻。
日军士兵端着步枪,朝着586团的阵地冲来,机枪中队的士兵则架起重机枪,对着阵地疯狂扫射。
哒哒哒……
张汉民站在阵地后方,沉着地指挥战斗:“迫击炮连,瞄准鬼子的机枪阵地!”
“1营、2营,给我顶住!”
蹭蹭蹭……轰轰轰……
迫击炮连的6门迫击炮同时开火。
炮弹落在日军机枪阵地附近,炸得鬼子东躲西藏。
1营和2营的士兵们趴在战壕里,等鬼子靠近后,再一起开枪,日军士兵纷纷倒地。
“八嘎!!”
山本三十次郎少佐见正面进攻受阻,便命令一部分士兵绕到586团的左侧,想要从侧面偷袭。
张汉民早有防备。
他命令3营1连前去增援左侧阵地。
3营1连连长赵德胜带着士兵们赶到左侧时。
日军已经冲了上来,赵德胜高喊:“弟兄们,跟小鬼子拼了!”
“杀啊!”
“冲啊!”
士兵们举着刺刀,与日军展开了白刃战。
赵德胜手持大刀,左劈右砍,一个鬼子朝着他刺来。
他侧身躲过,一刀砍在鬼子的肩膀上,鬼子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可就在这时,另一个鬼子从背后偷袭,一刀刺中了赵德胜的腰部。
赵德胜忍着剧痛,转身一刀将鬼子劈死,自己却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