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兵团炸开铁丝网和护城河上的桥梁;骑兵团在外围警戒,打击日军从东北方向来的增援部队。”
“四个步兵营分四路发起冲锋,突破城墙后,逐街逐巷肃清残敌,夺取多伦县城。”
李云龙眉头微蹙:“多伦的日军兵力不少,硬拼会不会损失太大?”
江晨早有考虑:“放心,我已经联系了东北抗日联军,他们会在多伦战役期间,袭击日军的后方据点,牵制日军增援兵力。”
“而且,我们可以利用拿下集宁和张北时缴获的弹药和物资,补充战斗力,再加上两路大军汇合后的兵力优势,拿下多伦问题不大。”
“拿下多伦后,部队进入东北境内,第一站是赤峰。”
江晨的目光投向东北腹地:“赤峰驻守着伪军一个师,日军仅派了一个小队担任顾问,战斗力较弱。”
“我们可以采取政治攻势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方式,争取伪军起义,减少战斗损失。”
“拿下赤峰后,部队就地休整半个月,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根据地以赤峰为中心,辐射周边的林西、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等地,发动群众,扩充兵员,建立地方政权和民兵组织。”
“同时,利用赤峰的矿产资源,建立小型兵工厂,修理枪械、制造手榴弹和炸药,解决弹药补给问题。”
“根据地建立后,我们的目标是逐步扩大控制区域,向南牵制锦州的日军兵力,向北支援东北抗日联军的作战。”
“最终在东北站稳脚跟,开辟新的抗日战场,把小鬼子赶出东北!”
江晨说完,作战地图上的路线清晰明了,从太原到东北。
从分兵到汇合,从攻坚到建根据地,每一步都环环相扣,可行性极强。
李云龙盯着地图看了许久,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猛地伸出手,握住江晨的手:“江晨,这计划太周密了!简直是天衣无缝!”
“咱独立纵队要是按这个计划打,保管能在东北打出一片天地!”
江晨也用力握了握他的手,眼中透着坚定:“老李,此战关乎抗日前途,我们肩上的担子不轻。”
“北路艰险,日军狡猾,行军途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我们必须随机应变,相互配合,绝不能掉以轻心。”
“放心!”李云龙胸膛一挺,语气斩钉截铁:“咱李云龙打仗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只要你在南边牵制住日军,我就敢带着弟兄们一路杀到东北!”
“再说,咱两路大军通讯畅通,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绝对不会误事!”
他转身抓起桌上的文件,大步向门口走去:“江司令,我这就下去准备!”
“传达备战命令,督促各营抓紧训练,检修装备,保证一个月后准时开拔!”
江晨点点头,目光投向窗外的远方,声音沉稳而有力:“好!一个月后,挥师东北!让小鬼子尝尝咱八路军独立纵队的厉害!”
李云龙走到门口,突然停下脚步,回头咧嘴一笑:“江司令,咱在多伦见!到时候,我给你摆庆功酒,喝咱缴获的日军清酒!”
“一言为定!”江晨笑了笑,挥手送别李云龙。
然而就在这时,狗剩快步走了进来。
“报告,司令,晋绥军358团楚云飞来了!”
楚云飞?
这小子来干嘛?
“让他进来,不,还是我出去……”
“好的,司令!”
……
此时,司令部外。
为首的吉普车上,楚云飞一身黄呢子军装,领口处的少将领章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楚云飞目光扫过街道两侧,曾经被战火焚毁的商铺。
如今已重新挂起招牌,绸缎庄的伙计正笑着给客人打包,粮店门口排队的百姓手里提着布口袋,脸上不见往日的惶恐。
街角的墙面上,新刷的标语“军民团结,抗战到底”墨迹未干,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追跑着经过,清脆的笑声飘进车窗。
“团座,这太原城……倒比咱们离开时热闹多了。”
副驾驶座上的孙铭忍不住开口,语气里满是诧异。
他还记得半年前晋绥军驻守时,城内生灵涂炭,日军的飞机时不时掠过头顶,百姓们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如今这景象,简直像换了一座城。
楚云飞不置可否,只是眼底的神色愈发复杂。
车子最终停在原太原绥靖公署旧址前,如今这里已是八路军独立纵队的司令部。
门口早已站着几个人,为首的年轻将领身着同色灰布军装,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一股沉稳干练的气质,正是独立纵队司令江晨。
江晨见楚云飞下车,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快步走上前:“楚团长,好久不见,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