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快回来了。”
一个月后。
A区,一号核心实验室。
那台从日本运来的光刻机,已经组装完毕,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
藤原敬介和他的团队,占据着机器的核心操作区。
钱建华带来的三十六个人,被分散在各个辅助岗位上,记录数据,更换耗材。
实验室里,只有机器运转的低鸣,和藤原敬介偶尔发出的日语指令。
“佐佐木,五号监控口的压力值,为什么会偏离百分之零点一?”
一个叫佐佐木的年轻工程师,立刻小跑过去,检查仪表。
“藤原先生,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我要的是完美,不是允许。”
藤原敬介的声音,冷硬得像一块铁。
佐佐木的身体僵了一下,弯腰道歉。
“是,非常抱歉。”
在实验室的另一头,林伟坐在计算机终端前。
他的眼睛,盯着屏幕上滚动的代码和数据流。
这些天,除了打下手,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建模上。
用他们带来的数据,模拟这台光刻机的每一个工作流程。
屏幕上,一个红色的警报框,跳了出来。
林伟皱起眉,重新输入参数,再次运行。
十分钟后。
同样的红色警报框,再次出现。
他换了三种算法,推演了四遍。
结果,都指向同一个结论。
林伟站起来,快步走到钱建华身边。
钱建华正在一块白板前,记录一组刚刚测试出来的光谱数据。
“钱教授。”
林伟的声音压得很低。
钱建华放下笔,转过身。
“怎么了?”
“模型。”
林伟指了指不远处的计算机。
“我用他们给的工艺参数,模拟了第三道蚀刻工序。”
“良品率,存在一个理论上限。”
“无论怎么优化参数,调整功率,都无法突破这个上限。”
钱建华的目光,动了一下。
他跟着林伟,走到那台计算机前。
林伟把模拟过程,又演示了一遍。
钱建华看着屏幕上的曲线图,那条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往上攀升的曲线。
“你的推论是什么?”
“他们的蚀刻光源,存在设计缺陷。”
林伟说。
“光源的角度和聚焦算法,在微米级别,有一个致命的瑕疵。”
“这个瑕疵,会导致每一片晶圆上,都有固定百分之五左右的区域,蚀刻不完全。”
钱建华沉默地看着屏幕,看了很久。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只有我。”
“好。”
钱建华直起身,拍了拍林伟的肩膀。
“把所有数据备份,然后,把模拟记录全部删掉。”
林伟愣住了。
“教授,这是他们的致命缺陷,我们应该……”
“时机未到。”
钱建华打断他。
“你什么都没有发现。”
“继续你的工作。”
钱建华说完,转身走回那块白板前,继续记录他的数据。
就好像,刚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晚上。
研发中心的生活区。
王虎手下的一个年轻人,叫王强,正提着一袋宵夜,走向日本工程师的宿舍。
这是梁文辉安排的,专门负责照顾这些“专家”的生活。
走廊里,他正好碰见佐佐木。
佐佐木刚从藤原敬介的房间里出来,脸色很难看。
“佐佐木先生,还没休息?”
王强笑着打招呼。
“刚被藤原先生训话。”
佐佐木揉了揉眉心,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惫和恼火。
“阿强,有烟吗?”
王强从口袋里掏出万宝路,递给他一根,帮他点上。
佐佐木猛吸了一口。
“技术是不断发展的,藤原先生太保守了。”
他忍不住抱怨。
“我们不应该像看守宝藏一样,守着那些旧东西。”
“是啊,合作才能共赢嘛。”
阿强顺着他的话说。
“香港这边,很有诚意。”
佐佐木吐出一口烟。
“诚意是有的,可惜……”
他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不说了,谢谢你的烟。”
佐佐木掐灭烟头,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和记大厦顶层。
王虎把昨晚的事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