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杂论对话 > 第397章 横征暴敛暴富的危害

第397章 横征暴敛暴富的危害(3/3)

贫者愈贫”,撕裂“取予平衡”的社会契约。元朝“四等人制”与明朝“三饷加派”,均导致社会阶层彻底固化。

    正如《盐铁论》所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当权力拒绝顺应规律,最终只能被规律反噬——秦末、汉末、唐末、明末的农民起义,都是对暴力掠夺的终极审判。

    十、文明反思:从“术数”到“无为”的千年博弈

    范蠡“三散家财”的智慧、子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操守,与横征暴敛形成鲜明对比。历史反复证明:真正的富国之道,在于尊重经济规律(术数)、克制权力边界(无为)。

    张居正改革的“一条鞭法”、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之所以能短暂延续王朝寿命,正是因为部分回归了这两条法则。而那些迷信暴力掠夺的王朝,最终都成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注脚。

    当我们重读《孟子》“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的警示,或许能更深刻理解:横征暴敛摧毁的不仅是财富,更是文明的根基。只有让权力回归“守夜人”角色,才能让“富在术数不在劳身”的智慧重新照亮人间。

    结语:暴力掠夺的“死亡循环”

    从秦始皇的“头会箕敛”到蒋介石的“预征钱粮”,横征暴敛的形态不断演变,但其本质始终未变——权力通过暴力垄断资源,最终导致系统崩溃。这种“自杀式循环”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理:当政府成为最大的掠夺者,社会的溃败便不可避免。

    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边回望,那些因横征暴敛而崩塌的王朝,如同沉没的航船,警示着后人:真正的治理智慧,在于让市场的归市场,让权力的归权力,让文明的归文明。只有如此,才能跳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律。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