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杂论对话 > 第433章 恒道三

第433章 恒道三(1/5)

    第三十九章

    (聚焦“根基界域”:天地、人、万物皆有“根基规律”,失其根则危,守其根则安)

    昔之得一者(古来守住自身根基规律的):

    天得一以清(天守住“周行不殆”的根基——如日月轮转不偏,故清明);

    地得一以宁(地守住“承载不怨”的根基——如山川沉稳不摇,故安宁);

    神得一以灵(心神守住“虚静不扰”的根基——如明镜无尘,故灵验);

    谷得一以盈(深谷守住“低洼容水”的根基——如溪涧汇流不息,故充盈);

    万物得一以生(万物守住“循时生长”的根基——如草木春生夏长,故生生不息);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治理者守住“顺民心、安民生”的根基——如舟依水而行,故成表率)。

    其致之也(若失其根基):

    天无以清,将恐裂(天失轮转之律,恐崩裂——如四季颠倒则灾);

    地无以宁,将恐发(地失承载之律,恐塌陷——如滥挖则崩);

    神无以灵,将恐歇(心神失虚静之律,恐衰竭——如杂念扰则昏);

    谷无以盈,将恐竭(深谷失低洼之律,恐干涸——如填谷则断流);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万物失循时之律,恐灭绝——如违节则枯);

    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治理者失民心之律,恐倾覆——如施暴则失位)。

    故贵以贱为本(尊贵以卑贱为根——如树高依根浅),高以下为基(高大以低下为基——如楼高压地基)。

    侯王自称“孤、寡、不谷”(以卑贱自称),非以贱为本邪?正因其懂“守根”之律——不炫尊贵,方得民心之基。

    至誉无誉(最高的赞誉是不称誉——如天地无言,自受敬仰),不欲琭琭如玉(不贪华丽虚名),珞珞如石(宁守质朴根基——如磐石立地,不随浪摇)。

    第四十章

    (聚焦“变化界域”:万物变化的核心规律是“循环往复”,观其“反”而知动向)

    反者,恒道之动(循环往复,是规律的运行方式——如日出日落、寒来暑往);

    弱者,恒道之用(柔弱,是规律的作用方式——如草木幼苗柔弱,却能破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形之物从“可见的存在”中生出——如苗生于种);

    有生于无(可见的存在从“无形的规律”中生出——如种生于天地之气)。

    观变化之迹:水看似弱,却能穿石(因循“滴沥不休”的循环);草看似柔,却能覆原(因循“枯荣往复”的循环)。

    故知“反”非逆,乃顺变化之势;“弱”非衰,乃藏生长之力——此为观变化之要。

    第四十一章

    (聚焦“认知界域”:人对规律的认知有层次,顺认知规律而导,不强求一律)

    上士闻道(聪慧者听闻规律),勤而行之(即刻践行——如知“水往低处”便顺势引流);

    中士闻道(中等者听闻规律),若存若亡(半信半疑——如知“柔能胜刚”却仍贪强);

    下士闻道(愚钝者听闻规律),大笑之(嘲笑不信——如见水滴石穿,笑其力微)。

    不笑不足以为道(不被嘲笑,不足以称规律——因规律常反常识,如低处能容)。

    故建言有之(古有言论说):

    明道若昧(光明的规律看似昏暗——如昼夜循环,暗孕光明);

    进道若退(前进的规律看似后退——如弓拉后退,方能射远);

    夷道若颣(平坦的规律看似崎岖——如江河行地,曲中求直)。

    上德若谷(崇高的德性看似低洼——如深谷能容);

    大白若辱(极白的事物看似污辱——如美玉藏璞,不炫其华);

    广德若不足(广大的德性看似不足——如大地载物,不称其够);

    建德若偷(刚建的德性看似懈怠——如松柏耐寒,不逞其劲);

    质真若渝(本真的事物看似变易——如婴儿喜怒,不饰其真)。

    大方无隅(最大的方形没有棱角——如天地无形,却包四方);

    大器晚成(重大的器物晚才制成——如大树生长,非一日之功);

    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听不见——如雷霆之前,寂静蓄力);

    大象无形(最大的形象看不见——如道贯万物,却无定形)。

    道隐无名(规律隐藏不露,没有标签),夫唯道(正因规律如此),善贷且成(善于辅助万物成就——如春风不语,催开百花)。

    第四十二章

    (聚焦“生成界域”:万物生成有“从一到多”的规律,观其层级而不越序)

    道生一(规律生出混沌一体——如宇宙初蒙,未分阴阳);

    一生二(一体生出阴阳两极——如昼夜、寒暑,对立相依);

    二生三(两极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