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
“助推器再入点火!”
一级火箭和四个助推器的发动机先后再次短暂点火,利用反推力进行减速,缓解再入热负荷。
接着,在数万米高空,一级和四个助推器几乎同时展开了它们的栅格舵。
巨大的金属网格如同翅膀一样展开,在稀薄的大气中灵活地调整着飞行姿态和落点精度。
这一幕,充满了未来科技感,让所有观看直播的人都感到无比震撼。
“栅格舵展开正常!气动控制生效!”
“速度持续衰减!”
“高度5000米!”
“3000米!”
“1000米!”
在无数镜头和全球数亿观众的注视下,五个庞然大物拖着减速火焰,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以近乎垂直的姿态,精准地朝着发射场附近预设的着陆场飞来。
“着陆腿展开!”
粗壮的着陆腿从一级和助推器底部伸出,做好了着陆缓冲准备。
“着陆点火!”
在接近地面的一瞬间,一级火箭和四个助推器的发动机再次启动,产生强大的反向推力,进行最后的“软着陆”刹车。
“砰!”“砰!”“砰!”“砰!”“砰!”
五声沉稳的、几乎不分先后的触地声通过地面麦克风传来,伴随着扬起的少量尘土。
“一级着陆成功!”
“助推器一、二、三、四,全部着陆成功!”
指挥大厅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五个“星箭”部件稳稳矗立在着陆坪上的画面!
姿态笔直,仿佛只是暂时停靠,随时准备再次出征!
这一刻,这一幕,举世皆惊!
秧视演播室内,陈院士忍不住激动地拍腿而道:“成功了!回收成功了!四个助推器和一级火箭全部成功回收!”
主持人也振奋地接过话头:“这真是历史性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了中大型运载火箭的可回收技术,而且一步到位实现了多体同步回收!星界动力创造了历史,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李教授也难掩激动地说道:“完美!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控制精度极高!无论是星界动力航天还是‘星箭一号’的实力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国内无数守候在屏幕前的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欢呼,为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欢呼雀跃。
弹幕瞬间被“星箭一号牛逼”、“星界动力威武”、“东方航天新征程”等刷屏。
民族自豪感在这一刻空前高涨。
而在直播间,气氛则异常尴尬。
其主持人看着传回的回收成功画面,张大了嘴巴,一时语塞。
导播迅速切掉了沃森博士的画面,但在被切掉前,观众还是捕捉到了他那一脸难以置信的震惊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