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是冷却系统,冷却管循环不畅,高温铸件冷却速度不一,收缩时自然成了歪瓜裂枣。
“工业区没派师傅驻点指导?生产这么多残次品,就没去查问题所在?”
“有,有!我这就叫他们过来。”李马太有些发懵,完全没想到程野能一眼挑出这么多毛病。
很快,工业区派来的15个熟手工人被叫了过来。
仔细询问后,程野心里一沉,得到了个令人意外的结论。
“你是说,这些小工具、简单零件的生产,工业区早就实现全自动化了?现在是强行分流出来,重新恢复人工生产?”
“是,是!”领头的师傅额直冒冷汗,连忙解释:“程检查官您有所不知,我们已经很久没接触过这套人工设备线了,现在也是边学边照着手册指导做。而且您看到的质量,已经比十多天前好多了,我们一直都在改进,找问题所在。”
这不是胡闹吗?
程野有心想要吐槽,放弃稳定高效的自动化生产,为了分流而分流,强行恢复人工模式,最后还不是要转回自动化?
不知道是谁做的这个决策,简直是自断手脚。
这么想着,转到隔壁“小型机械设备制造”大仓,程野松了口气。
这里还没正式投产,李马太只是买来了设备,正让流民跟着熟手学习。
车床、铣床、焊接设备一应俱全,按这个规格发展,足以生产一些简易机械,只是耐用度会有区别。
“怎么说,感觉你看完以后,好像很失望的样子?”
两人出了仓库,李马太看出程野脸上的忧色,主动开口道。
“不是失望,是我们目前的思路没扭转过来,走偏了。”
程野蹙起眉头,语气认真,“工业生产的尽头本就是高精度自动化,靠品质和速度才能站稳脚跟、拥有竞争力。现在咱们强行把工业区的成型产业分流,用人工替代自动化,这不是开倒车嘛,完全没必要。”
“那百万流民的就业怎么解决?”
李马太下意识追问,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建好活动板房后,工业区的产业还没完全迁过来,外面又没法拓荒,我只能先给他们放了两天假,现在才刚刚忙起来,总不能让所有人又闲着吧?”
“不,怎么可能闲着,解决就业的路子,其实就在眼前。”
程野呼出一口气,顺着夕阳的余晖,目光投向东平镇外的荒野。
一望无际的草地里,杂草长得旺盛,绿油油的像块地毯铺满大地。
丁以山确实给了他一个好问题,而他用一天时间,找到了答案。
卫星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不是各自为战、分流人口就完事,而是要让幸福城的辐射范围继续外扩,控制更多土地和资源。
可现在呢?
各大卫星城圈好一块地,就开始龟缩式发展,制定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规划。
想法本身没错,能最大程度控制伤亡,但今时不同往日!
卫星城不再是当年单打独斗的幸福城,背后有巨大的工业区做后盾,还有血龙、十字两大兵团将近十万兵员作为拓荒扫荡保障。
这种慢悠悠的方式不算错,却在白白浪费时间。
明明可以用最快速度联通所有卫星城,先打造出一个大一统的防御圈。
要是能以幸福城为中心,把周边百公里都纳入控制范围,种植还会难吗?
居民流动还会有阻碍吗?就连没开发的川市,也能派人进去探索。
“之前没有谭铭开放种植许可,开发外面的荒野意义不大,但现在可以种地,再空着这大片的荒野就太过浪费了。”
“搞以工代赈、产业转移本没错,可与其把钱砸在自动化改人工这种自断手脚的事上,不如一次性烧个痛快,把家底全拿出来,堆在环境改造和拓荒上,这才是真的值当。”
“只要能在冬天来临前,把周边的荒野全都清扫干净、整理成型,等明年春天一到,单单是这片土地,就能解决数十万人的就业!”
到时候,有人开垦荒地,有人修建灌溉水渠,有人培育作物,还能围绕农业做配套,无论是加工农产品、还是整个上下游都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这样一来,既不用抢工业区的饭碗,还能让卫星城拥有自己的产业闭环,更能让幸福城彻底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再也不用为粮食和资源发愁。
念及于此,程野的眼神骤然坚定,丁以山让他出来走这一圈,恐怕目的正在于此。
作为棋局的操盘手,转向,必须提前考虑三步,在发展没有彻底固化之前,尽快拉开新的一轮转向!
幸福城和所有卫星城,不能再各自为战、龟缩发展,要借着种植开放的东风,以土地为根基,以联动为纽带,真正形成合力,向外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下一